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工业技术   26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将对流弥散方程与非平衡吸附关系式相结合,开发了核素在非饱和孔隙介质中迁移的二维非平衡吸附数值模式与计算机程序--NESOR,给出了NESOR中使用的吸附、解吸速率参数的计算方法.对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CIRP)野外包气带黄土试验场F坑85Sr两年的迁移试验资料和同步测得的黄土剖面的含水量资料,分别用NESOR模式及二维饱和-非饱和溶质迁移的平衡吸附模式FEMWASTE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NESOR的模拟结果比FEMWASTE的模拟结果更接近试验实际.  相似文献   
92.
天然条件下~3H在黄土包气带中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3 H作为示踪剂研究水的运动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本文通过3 H在天然黄土包气带的现场示踪试验 ,得到了3 H在非饱和黄土中迁移的某些特征。天然条件下现场示踪试验在 A、B两个试验坑进行。A、B坑的面积均为 2× 2 m2 ,深度分别为 30 cm和 10 0 cm。3 H示踪核素与一定量黄土均匀混合 ,制成示踪源 ,铺设于坑底中央 ,示踪源层的厚度为 0 .7cm,面积 1.5× 1.5m2 ,源层上方用原土回填。在 1989年 5月~ 1991年 7月试验期间 ,定期从两坑中采集土芯样 ,并切割成 0 .5~ 1cm厚的土壤样品 ,用真空加热蒸馏法 ,分离出土壤水 ,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土壤水中的3 H含量 ,得到土壤中 3 H的浓度分布。结果发现 ,在非饱和黄土中 ,3 H浓度分布的质心位置 X0 (t)总体上是向下运动的 ,而且 ,随着深度的增加 ,3 H向下迁移速度变慢 ;试验期间 ,3 H在埋深 30 cm的 A坑中向下迁移速度为 5.4× 10 -2 cm/ d,在埋深 10 0 cm的 B坑为 1.6× 10 -2 cm/ d。但是 ,与 A坑相比 ,B坑中 3 H的质心位置上下迁移明显。另外 ,根据拟合结果可以看出 ,3 H的垂向浓度分布方差σ2x(t)随取样时间 t的变化关系近似呈 S型 ,对 A、B两坑可分别分为三段用不同的拟合方程表达  相似文献   
93.
用子叶法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1号生理小种,分析抗病亲本绥农10和感病寄主Williams的杂交F1、F2、F3的抗病性。结果表明,F1单株均表现为抗病;F2群体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由F2感病单株衍生出的F3株系均表现感病,F2抗病单株衍生出的F3株系抗感分离株系比值符合1∶2;说明绥农10中对大豆疫霉根腐病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受1对单显性基因控制,将该抗病基因拟名为RpsSN10。用500对大豆SSR引物和124株绥农10/Wil-liamsF2分离群体对RpsSN10基因进行定位,将RpsSN10基因定位在F连锁群上,其中标记Satt423和Satt149与RpsSN10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9.8cM和11.2cM,并分别位于目的基因的两侧。  相似文献   
94.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动态要素的时间变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远征  王金生 《水利学报》2012,43(9):1034-1041
地下水补径排过程中的水量交换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具体为地下水量的输入输出最终要满足水均衡方程。对反映地下水量交换规律的地下水动态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掌握,是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未来供水能力预测的基础。采用水均衡理论和水位动态均衡法,对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要素(水位、补给量、排泄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地下水总输出量连续多年大于总输入量,使含水层长年"入不敷出",储量亏损越积越多;(2)平均水位每下降(上升)1m,含水层可释放(储存)约4.76亿m3的水量;(3)近些年地下水的开采量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袭夺的天然排泄量,且两者呈良好的负线性相关关系;(4)地下水位变动带内(埋深在7.50~22.92m之间)含水层的给水度总体上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小,等效给水度为0.077。  相似文献   
95.
河道中的砂石是实现水沙平衡及构成河床的主要物质,在保证河道防洪安全等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也是可以加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但河道非法采砂将会造成影响河道防洪安全等不利情况,必须遏制。文章简述了河道采砂管理现状,分析了非法采砂活动难以遏制的问题所在,提出了通过加强立法来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6.
贮藏条件对不同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在不同贮藏条件下长期贮藏后的酸值、过氧化值和VE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各种成品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而VE的含量下降。全程低温工艺精炼的油茶籽油
经过长期贮藏后,其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增加量与一级压榨油相当,但明显低于高温精炼油。在高温、光照等不良贮
藏条件下,低温工艺精炼的油茶籽油的优势很明显,品质劣变程度小。  相似文献   
97.
核素在非饱和带中迁移的非平衡吸附数值模式——NESOR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对流弥散方程与非平衡吸附关系式相结合,开发了核素在非饱和孔隙介质中迁移的二维非平衡吸附数值模式与计算机程序-NESOR,给出了NESOR中使用的吸附、解吸速率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8.
99.
水压爆破拆除露天储矿仓管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详细介绍了利用水压爆破拆除露天储矿仓支承管柱,使高大的钢筋混凝土皮带机通廊定向倾倒.  相似文献   
100.
框架结构的皮带机通廊由两排钢筋混凝土管形立柱支撑 ,立柱外径 1 5m、内径 1 1m、高约10m。在两排立柱上布置不同的炸高 ,利用水压爆破方法破碎管形柱 ,使通廊定向倾倒。在通廊平台的梁、柱上布置钻孔 ,并在通廊倾倒过程中起爆 ,使整个框架解体。文中介绍了爆破参数的选取、药量计算、起爆网路的设计、药包防水处理以及布药和注水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