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0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探索水驻极熔喷生产工艺最佳配比和熔融温度,在熔喷聚丙烯原料(熔融指数为1 200 g/10 min)中混入2%~6%(质量分数)的水驻极母粒,对其熔体流变和结晶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驻极母粒改性聚丙烯共混体系非牛顿指数(n)小于1,为假塑性流体;温度和剪切速率对共混体系表观黏度的影响显著,随着温度和剪切速率增大,共混体系的黏度呈下降趋势,驻极母粒添加含量(质量分数)低于4%时,有助于降低共混体系的表观黏度;共混体系的黏流活化能(ΔEη)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而共混体系的ΔEη较纯聚丙烯有所增加,表明加入母粒后共混体系黏度对温度的敏感度增大;DSC结果表明,水驻极母粒加入有助于提高熔喷聚丙烯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  相似文献   
62.
国内外EVA产品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素玉  苏一凡  王艳芳  耿存 《石化技术》2005,12(2):53-56,61
介绍了国内外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生产工艺、发展现状、主要生产厂家及产品牌号的用途,综述了国内EVA产品的供需及消费状况。针对同内EVA树脂的消费情况。预测T2005年及2010年不同消费领域EVA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63.
64.
聚乙烯(PE)/聚丙烯(PP)双组分纤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1508S采用1-丁烯作共聚单体,且共聚单体含量较高,树脂具有相对较低的密度和结晶度,分子链具有相对较好的柔韧性能,无纺布制品的柔韧性能好。1508S具有较低的初始熔融温度,作为PE/PP纤维的皮层,可降低纤维热黏合的加工温度,降低能耗。采用1508S/PP复合纤维生产的无纺布接触皮肤的原发性刺激指数为0,满足卫生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65.
液氦温度下国产铌材超导微波表面电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在液氦温度下对国产铌材(Nb2-1)超导微波表面电阻的实验研究。测量是在X波段TE_011模式腔上进行的。温度在4.2K时无载品质因数Q_0为4.3×10~6,相应的剩余表面电阻为1.8×10~(-4)Ω。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难、各地评判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和稠密卷积的视网膜微血管分割算法,即通过图像分割技术来辅助诊断,既减轻了工作量,又能保证准确率.以LadderNet为基础网络,为了更加突出微血管信息,加入注意力机制,使微血管的特征信息更加完整、准确地保留下来.使用稠密卷积在增强特征信息传递的同时减少参数数量,进一步提升图像分割性能.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分割性能,能够更好地完成视网膜微血管分割任务.  相似文献   
67.
着重对模具CAD/CAE/CAM技术、先进模具制造加工技术、模具材料及表面工程技术、模具工业的逆向工程等进行了综述;分析探讨了模具工业新制造哲理与新模式。  相似文献   
68.
首先介绍了视频对象的分割技术,然后着重对视频对象编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包括典型的形状编码方法,对纹理编码、形状和纹理数据的运动估计以及任意形状视频对象的可扩展编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视频对象编码中的比特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无线移动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完善等诸多特点在移动办公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4标准的提出又为无线信道等环境下的视频传输提供了更多技术保证.根据H.264编码标准的特点和PDA平台的基本特性,提出了一种无线局域网环境下的视频传输系统方案,该方案采用H.264作为视频编码方法,PDA作为移动终端,RTP/UDP/IP作为网络传输协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演示平台.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下实现视频的实时传输,显示帧率10帧/s以上(CIF格式).  相似文献   
70.
首先介绍了P2P网络的基本体系结构,然后介绍了面向P2P的视频流传输中的QoS保证问题,最后讨论了对P2P网络中的视频流内容进行监管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