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王永庆  张宏  李洋  权立  师鹏 《陕西电力》2004,32(6):52-56
本文率先提出了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将汽轮机监视装置和瞬态数据管理系统整合的思想.设计了汽轮机监视装置和瞬态数据管理一体化系统的体系结构,通过基于CAN的令牌总线网络解决了系统间互联通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介质共享访问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2.
组播是一种多机通信系统中可支持多种聚合通信服务的重要操作。与基于单播和路径的方法相比,基于树的组播通常具有较高的效率。针对高阶胖树源路由网络,提出了一种新型实现方法—DMFTAR。该方法将组播功能实现分为组播服务层、组播路由层和组播转分层等3个层次,其特点是基于分布式组播转发表和异步数据复制实现组播操作。理论分析表明,与传统的基于多头微片虫蚀异步数据复制实现方法相比,DMFTAR方法通信开销低且扩展性好。  相似文献   
63.
在高性能互连网络设计中,缩短通信延迟一直是设计的首要目标之一。虚跨步交换技术是一种降低延迟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有限的输入缓冲区条件下,在链路层上实现高效可靠传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可靠的低延迟链路层设计方法,可实现对虚跨步的有效支持,减少了报文在中间路由器上的延迟。该方法结合了报文格式设计、发送方管理和接收方管理。通过在报文头中加入额外的校验码,有效地保护了报文头中的信息,提高了链路的容错能力;通过链路级重传,减少了端到端重传引起的时间、协议开销;通过对接收处理逻辑,尤其是接收缓冲区管理的有效实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缓冲区溢出以及流控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64.
李洋  王永庆  唐宁  张宏 《陕西电力》2003,31(4):9-11
简述了汽轮机监视保护装置(TSI)的重要性,介绍了TSI的应用和发展状况,分析比较了国外几种典型的TSI的技术特点,并提出了一种国产化TSI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5.
简述了汽轮机监视保护装置(TSI)的重要性,介绍了TSI的应用和发展状况,分析比较了国外几种典型的TSI的技术特点,并提出了一种国产化TSI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6.
光敏树脂结合剂砂轮结合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以光敏树脂代替热固化树脂作为结合剂的砂轮而言,砂轮中的金刚石磨粒与树脂基体结合的紧密程度是影响砂轮综合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光敏树脂结合剂与金刚石磨粒以及添加物的结合机理,提出了改善树脂结合剂与金刚石磨粒以及添加物结合强度的措施:为增强光敏树脂基体的韧性,减小其与金刚石磨粒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别,添加一定量粒径为100nm的SiO2微粉,对试件进行泛紫外光照射(2h)并加热恒温保存(2h),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90.5%和69.5%。  相似文献   
67.
煤粉制备是建材行业重要能源供给单元,通过感知煤粉制备生产过程中安全因子及历史优秀操作经验数据,建立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和仿真模拟机。基于自感知型煤粉仓、多维温度场调控型煤粉仓、多路干燥介质均值惰化耦合、节能降耗最优控制等多项技术的应用,实现入磨风温、风量精准调控,有效稳定出磨风温,提高粉磨效率,降低干燥热耗;均质耦合惰化干燥介质,以预期惰化的安全氛围,维护煤磨车间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不同风险等级的感知与评估、设置多道安全处置防线,动态中调节参数,及时有效干预,避免次生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68.
售电公司购电成本的多少决定其利润的大小,该文针对售电公司设计了分时电价盈利策略,以分时电价为手段,鼓励顾客减小高峰时段负荷,降低售电公司的购电成本。使用核模糊聚类法及隶属度函数在客户典型负荷曲线上完成峰平谷时间段的划分,并通过负荷峰谷差最小和用电客户满意度最大目标来构建数学模型,采用Angle-NNIA算法对其完成求解,求解结果能显著缩小客户负荷曲线峰谷差,达到售电公司降低购电价格、增加盈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火电机组,尤其是煤电机组持续低负荷运行或深度调峰在未来几年将成为常态。在深度调峰过程中,机组负荷多数偏离设计工况,很有可能产生流动不稳定问题。笔者主要研究了现代机组运行的流动不稳定性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超超临界机组的流动不稳定性的研究方法。按发生特性归类,流动不稳定性可分为静态不稳定性和动态不稳定性。而在超超临界锅炉系统变负荷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密度波型流动不稳定性、压力降型流动不稳定性和热力型流动不稳定性,几种不稳定现象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流动不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热负荷分布、管道结构及系统流动参数等。由于分析和计算工具的发展,流动不稳定性的发生条件及其变化规律能较准确预测,大量试验及数值研究表明,热流密度越小,系统压力越大,进口节流系数越大,出口节流系数越小,则系统越趋于稳定。从管道结构上来看,加热长度越短,管道内径越大,则系统越稳定,且具有交叉连接的系统比没有交叉连接的系统和单通道系统更稳定。针对超超临界水流动不稳定性的研究,主要有试验和数值模拟2种方法。试验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有针对性地以实际物理系统为研究对象,为相应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考虑到水在超超临界压力和温度下的流动不稳定试验系统极为复杂,所需费用庞大,数值模拟就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其可以借鉴成熟的两相沸腾研究成果,能够方便分析各种参数对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针对超超临界流体系统的流动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其分析方法通常可分为频域法和时域法。频域分析方法的缺点在于不能很好地解决非线性问题,为有效解决频域分析方法非线性效应消失的问题,可通过Hopf分岔技术来确定极限环的振幅。时域法作为用于分析诸如振荡周期和混沌等非线性效应的最常用方法,结合一系列无量纲数,能在保留动态变化的同时,有效地描述亚临界及超超临界流体的流动不稳定边界。  相似文献   
70.
根据对某围堤工程的原位监测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地基固结情况,讨论排水板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