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以氨或碳铵法工艺制备镁盐过程中有大量的铵氮废水产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为了寻找铵氮废水的合适的综合利用途径,以菱苦土为分解剂与废水中的铵盐反应,研究了菱苦土加入量、反应时间和温度条件对废水中铵盐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铵盐分解率达到90%以上。优化工艺条件的确定,为以氨法制备氢氧化镁或以碳铵法制备碱式碳酸镁生产过程中工艺废水的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氨的回收及循环利用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6H-SiC的不同掺杂体系如碳空位(V_C)掺杂体系、硅空位(V_(Si))掺杂体系及(Al,V_(Si))共掺杂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结果表明:单独的V_C或V_(Si)掺杂体系具有微弱的磁性,而(V_C,V_(Si))共掺杂体系呈现出强烈的磁性,其原因归结于V_C和V_(Si)之间强烈的耦合效应,致使碳原子附近的空位产生强烈的自旋极化。虽然在Al原子单独掺杂6H-SiC的体系中没有发现磁性,但是(Al, V_(Si))共掺杂体系具有明显的磁性,表明磁性并非源于Al原子的3p轨道,而是来源于C原子的2p轨道。研究结果为6H-SiC在稀磁半导体自旋电子器件上的潜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粮库内储粮的状况,分析了冲突证据下粮库储粮空洞检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方法来区分证据间的冲突程度,并给出了算法和检测系统的模型.通过优先级判别法和基于证据理论的决策融合算法,对数据进行理论分析和对比,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对流管束的热力计算是船用增压锅炉国产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热工基本理论研究在一定压力下高质量流速烟气与对流管束的换热强化机理,探讨适合增压锅炉对流管束热力计算的方法。通过选择合理的相关计算参数,应用所选择的计算公式对某型增压锅炉对流管束进行热力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涡流室结构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涡流管是一种新型的冷热气流分离装置。涡流室是涡流管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对涡流管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压缩空气为工质,对不同流道结构、喷嘴数和内径的涡流管的制冷制热效应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结构下随冷气流率变化的制冷制热效应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渐缩型流道的性能优于直流型和渐扩型;六流道数涡流室能够较好地满足性能要求;较大的涡流室内径表现出更好的制冷制热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基于能量分离原理研制的新型制冷装置--涡流板.建立了涡流板综合实验台,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涡流板的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涡流板入口参数及冷流比对涡流板性能参数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它的制冷效果及其与涡流管的一些相似性质,并且得出了该装置能在不影响制冷效率的前提下增大制冷量这一结论.为解决涡流管制冷研究中存在的制冷量与制冷效率互为瓶颈的矛盾提出了新的思路,也为涡流制冷向大流量方向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以8位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粮情监测系统存在测试功能少,可靠性低,系统升级困难,维护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RM9的模块化的嵌入式粮情监测子系统,实现了测温、测重、通风等功能的在线远程监测与控制,提高了现有粮情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且易于通过网络进行系统维护和软件升级。为网络化多功能粮情监控集成技术和系统研究开发提供了一个信息采集和融合的子模块。  相似文献   
18.
涡流管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涡流管实验研究的动态、进展及其目前最新取得的成果作了较全面的论述,结合当前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涡流管实验研究工作应解决的问题与途径,并给予了展望式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层次分析法在遂宁市二水厂送水泵站优化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遂宁市第二水厂送水泵站改造工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最小轴功率法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求出了轴功率、变频器和电机能量损失、泵的开启次数等在泵优化运行方案中的权重,选出合理的水泵运行组合方式。实际运行证明,此次泵站优化改造产生了很好的节能效益,较改造前年均节能约20%。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线下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还停留在原始的随堂专家评审的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检测存在着的费时费力以及评审结果不准确等问题。现有研究中,针对教师的课堂行为数据较少且大多数实验数据不规范。根据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规范化的教师课堂行为检测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二千多张高清图片,共有四千多个标签,涵盖八类教学行为。文章还提出了基于改进YOLOX的实时检测模型。该模型在YOLOX中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ECA),在教师课堂行为检测数据集上mAP提高了10.99%达到了95.29%。然后在Neck部分加入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ASFF),使mAP再次提高了2.19%,达到了97.48%。并且推理速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