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0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介绍了含氰废水中氰化物的种类及其危害,阐述了生化处理含氰废水的机理,总结了降解氰化物的优势菌种和含氰废水生化处理工艺的研究成果以及应用现状,指出了含氰废水生化处理技术的难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2.
二氧化氯预氧化控制饮用水中的THMFP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避光且封口的条件下,向原水中分别投加1、2、3、4mg/L的高纯度二氧化氯,与原水反应30min后,水样中三卤甲烷前体物(THMFP)的总量明显减少,减少幅度为18.35%-34.37%,且对浊度和色度也有明显的去除.通过紫外光谱扫描及对TOC的测定,发现二氧化氯不能够直接矿化有机物,仅能改变有机物的化学结构或者把大分子物质氧化成小分子物质,且这些小分子物质较难与氯发生反应生成三卤甲烷(THM),从而达到控制THMFP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预氯化与强化混凝相结合用于给水处理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氯化时间、有效氯投加量等因素对次氯酸钠氯化效果的影响,以及氯化与混凝的先后顺序对CODMn及UV254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本试验原水,有效氯投加量为4mg/L,经过30min氯化后,CODMn去除率达20%左右,再经过强化混凝后,CODMn去除率可达50%左右。先氯化后混凝对于CODMn的去除效果总体要优于先混凝后氯化。在低投氯量时,先混凝后氯化对于UV254的去除效果优于先氯化后混凝,但随着投氯量的增加二者的处理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4.
絮凝-吸附去除微污染水中THMF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等消毒副产物的浓度,采用絮凝沉淀与粉末活性炭(PAC)吸附联用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只投加少量的PAC即可在保证混凝效果的情况下有效地去除三卤甲烷前体物(THMFP),从而在加氯消毒后大大降低三卤甲烷的浓度,提高了供水水质。  相似文献   
95.
预氯化/超滤技术处理滦河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处理滦河水并进行现场中试。结果表明,超滤膜具有良好的除浊功能,对CODMn、UV254与DOC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稳定。预氯化能够提高超滤膜对CODMn与UV254的去除率,且有助于减缓比通量的衰减,但预氯化只是改善了超滤膜的透水通量,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膜污染。  相似文献   
96.
人类、环境与发展,是全世界都在讨论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我国的人多物薄的具体情况出发,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保护环境、保护并合理地利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而从教育入手,普及并提高环保教育,才能发展环保事业,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97.
华北地区微污染水的气浮和沉淀工艺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天津某水厂的中试试验,研究了气浮(DAF)和沉淀工艺对浊度、UV254、CODMn、TOC、THMFP、藻类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合华北地区典型水质的处理工艺。试验规模为5 m3/h。针对华北地区容易出现的夏季高温高藻、冬季低温低浊现象,分别对两种水质进行了混凝气浮和混凝沉淀试验,发现低温低浊期混凝气浮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比沉淀工艺平均高25%,而在其他时期只高出8.4%;高藻期气浮工艺对藻类的去除率平均比沉淀工艺高9.5%;有机物的去除规律在各个时期基本一致,气浮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比沉淀工艺平均高5%;气浮工艺对浊度、有机物、藻类的去除率分别为97%、40%、94%。中试试验证明气浮工艺适合对华北地区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出水效果好于沉淀工艺。  相似文献   
98.
在太阳光模拟灯的照射下,采用光-Fenton反应对废纸制浆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在Fenton试剂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0∶1、最佳pH值为2.8的条件下,光-Fenton反应处理废纸制浆废水效果显著,H2O2用量、催化剂种类和反应时间对TOC的去除也均有很大影响。在H2O2和Fe(Ⅱ)的用量分别为1883 mg/L和310 mg/L、pH值2.8及30℃的条件下,经过90min的处理,废水的TOC可去除66%以上。  相似文献   
99.
根据原水的水质和用水要求,经过工艺比选后,确定采用二氧化氯氧化和活性炭吸附联合工艺处理含酚地热水,二氧化氯氧化与活性炭吸附联用工艺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可使有机污染物得到彻底净化,是一种更高效的水处理工艺。详述了地热水除酚工程的设计参数,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COD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COD的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涂膜炭填充率为20%、炭水比为0.5、极板间距为10cm、电流密度为57.1mA/cm^2、曝气量为0.2m^3/h、Fe^2+浓度为1mmoL/L、pH值为4的最佳条件下,电解180min后,对COD的去除率为80.8%,明显高于电Fenton法(58.83%)和三维电极法(69.64%);三维电杉电Fenton法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降解符合拟三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当原水COD为1634mg/L时,动力学常数k=2.197×10^-8L^2/(mg^2·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