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51.
以天然大茴香醛为原料,与发酵法生产的天然丙酮缩合,制得茴香叉丙酮,再经氢化得到茴香丙酮,最后将茴香丙酮进行脱甲基反应,制得天然覆盆子酮。采用测量同位素14C方法,确定其天然度为98%以上。  相似文献   
52.
本文简要介绍了CAD/CAM技术及其在汽轮机厂的应用情况,指出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整体规化的角度,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3.
集群通信系统的信令处理直接关系到系统性能。目前,大部分集群通信系统的标准信令仍是以MPT1327数字信令为基础的。在测试系统的信令收发时,因测试设备过于庞大,特别是在现场测试时,几乎没有一个可用来监视系统信令的设备。该文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以PC机为基本设备的MPT1327信令监测系统。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其硬软件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54.
软件无线电概念的引入使多模式信号的高速解调成为可能。当前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速度还无法满足大量数据的实时处理。描述了一种较好的软件化解调方案,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在相同的技术指标下,大大降低了所需计算量。针对该算法进一步给出了系统硬件实现框图。  相似文献   
55.
王俊义 《计算机工程》2010,36(15):12-14
对基于网络编码方案的分组网络(即编码分组网络)的效用最大化问题进行研究。利用网络编码和网络流的对应关系以及组播树分解方法提出单通话编码分组网络效用最大化模型。基于对偶分解理论推导出解决单通话编码分组网络效用最大化问题的分布式次梯度投影算法,找到一个有效的Lipschiz常数从而得到算法收敛的充分条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6.
Femtocell网络中移动用户位置和网络容量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Femtocell(飞蜂窝)无线蜂窝网络系统有限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分配,利用基于半马尔可夫过程的预测模型实现网络容量及用户行为预测。根据半马尔可夫模型计算Femtocell网络中移动用户位置转移的概率大小,区别估计网络中活跃用户数和空闲用户数以及设备容量极限值对转移用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半马尔可夫过程的移动用户预测模型,能更准确地表现网络中用户特性,有助于合理搭建网络和调配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57.
D2D通信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2D(device-to-device)通信是一种在蜂窝系统的控制下,允许终端用户通过共享小区资源进行直接通信的新技术。蜂窝网络引入D2D通信在提高频谱效率,增大系统吞吐量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在描述D2D通信系统模型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为了在蜂窝网络中实现D2D通信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会话建立、资源分配、功率控制和干扰协调。此外,简要介绍了D2D通信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58.
针对网络用户接收能力的差异性和通信网络带宽不同造成的网络异构性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多速率组播机制。采用多速率组播技术适应异构性网络,用户根据自身的接收能力和网络带宽接收不同层级的数据,并采用网络编码的方式增加吞吐量。该设计通过融合分层编码和Cope编码2种技术,增强了网络的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传输机制相比,Cope机制可改善网络传输性能,并满足不同用户的质量需求。  相似文献   
59.
为提高簇内数据分发效率,可优先选择信道质量良好、可实现较高数据速率的D2D链路,于是提出了多跳D2D转发方案。该方案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速率阈值和D2D链路质量,自适应选择最优的中继、路由和转发跳数,提高了时频资源的利用率。逐步深入地给出了3个阈值的设定规则,并推导了对应算法的资源成本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3个算法的资源效率依次得到改善,其中优化速率算法与现有单跳传输方案相比获得了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0.
将极化码与SCMA多址系统相结合,并针对传统的独立检测译码方案(independent detection and decoding,IDD)因缺乏对译码输出信息的再利用而导致系统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SCMA以及极化码联合检测译码方案(joint detection and decoding,JDD)。该方案在接收端借助译码获得的内信息辅助更新SCMA多用户检测器的初始先验信息,在检测器与译码器之间实现软信息的回溯迭代,从而得到更显著的系统性能增益。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JDD方案的系统性能相比IDD方案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误码率相较IDD方案提升了大约2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