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0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自流注水工艺难点之一是监测和控制注入速度。运用多段井模型模拟自流注水过程,并预测自流注入速度、注入量等关键参数,分析了井筒摩阻,油(套) 管内径对注入过程的影响。以海上油田实践为例,描述了模拟的细节。结果表明:自流注水注入速度和注入量的峰值出现在注水的中后期;改变井筒摩阻或油(套)管内径可以控制自流速度。研究结果可以为自流注水实践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2.
用电市场景气分析对电力规划、生产、决策、需求侧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浙江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各行业用电大数据资源,构建了行业用电市场景气指数模型,分析了行业用电市场景气程度.首先,采用X-12-ARIMA(X-12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季节调整法对数据...  相似文献   
83.
对干熄焦用QT600-3焦罐衬板热应力分析及衬板裂纹原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干熄焦工况条件下,QT600-3长期受热会膨胀,多点拘束容易产生裂纹。改用单点固定,两点支撑的衬板固定方式,并且选用铁素体球墨铸铁或耐热球铁代替QT600-3,提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4.
基于FDTD的电磁波在煤中传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虎  张铎  郑学召  樊世星  王伟峰 《煤炭学报》2017,42(11):2959-2967
针对矿山灾害事故发生时,逃生通道被堵,被困人员位置难以确定这一难题,以钻孔生命雷达为手段,开展了电磁波在煤矿井下传播规律的研究。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建立井下二维空间磁场(TM)模型,利用Gpr Max和Matlab数值软件对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计算。通过理论分析与正演模拟,研究了天线中心频率、激励源、煤质与煤温等条件改变时,反射波的幅值强度与反射系数变化规律,目标的探测时间与分辨率,揭示了电磁波在煤体中的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天线中心频率为600 MHz的Ricker激励源是最佳探测方式;电磁波在烟煤中的传播速度最快,褐煤居中,无烟煤最次;电磁波在煤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人体反射波幅值强度则随之减弱;人体反射波幅值强度与探测距离呈对数函数关系,据此提出建立相应数据库;确定了生命雷达与被困人员之间煤体厚度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可为生命雷达系统的研发和现场救援探测数据的解释提供参考与支撑。  相似文献   
85.
针对矿井传统带式输送机拉紧系统响应速度慢、调节能力差、拉紧控制时变性和非线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液压拉紧系统Fuzzy-PID控制(基于模糊算法的PID控制)方法。首先,根据液压拉紧装置建立数学模型,其次通过Matlab内置的Simulink仿真库分别对Fuzzy-PID控制器和PID控制器的液压拉紧系统进行仿真,得出输送带拉紧张力启动响应阶段和张力突变的调节响应图,并做出对比分析。最后,通过试验测试来验证算法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矿井带式输送机液压拉紧Fuzzy-PID控制系统不仅在启动阶段还有张力突变过程中都具有更好的稳态性能、更快的响应速度。在拉紧装置启动响应阶段的张力超调量降低了13.5%、到达期望值的时间缩短了0.5 s。在拉紧装置张力突变即模拟拉紧和松带阶段,当张力增加时,Fuzzy-PID控制器的调节速度缩短了0.4 s,超调量下降了4%。当张力减少时,Fuzzy-PID控制器的调节速度缩短了0.3 s,超调量降低了2%。试验结果表明:采用Fuzzy-PID控制的效果更佳优异稳定,且损耗更小。对比于PID控制,Fuzzy-PID控制效果更为良好,平均时间...  相似文献   
86.
采空区动态变化特征决定了煤自燃极限参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性。为了实现煤自燃极限参数精准预测,引入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上限漏风强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并基于此建立了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VR)参数的煤自燃极限参数预测模型;以上限漏风强度为例,分别建立了标准PSO-SVR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进行上限漏风强度预测并与已有的变步长网格搜索优化SVR参数方法和神经网络对比。结果表明:浮煤厚度与上限漏风强度的灰色综合关联度最大,氧体积分数与煤温次之,放热强度与采空区距工作面距离最小;煤自燃极限参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非线性关系较线性关系更显著;SVR相比于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更强的非线性处理能力;IPSO-SVR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2.6%以内,其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其他4种模型,IPSO参数优化对提高SVR模型的预测精度有很大帮助,IPSO-SVR方法应用于煤自燃极限参数预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7.
煤自燃灾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主要的灾害之一。对煤自燃多源立体参数的获取、数据的深度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精准预测是煤矿企业生产的基本保障。从煤自燃多源立体参数的监测手段、数学分析和预测方法 3个方面综述了煤自燃监测预警的研究和应用的基本现状,并进一步展望了煤自燃智能监测及精准预测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8.
文虎  李珍宝  马砺  王伟峰 《煤炭技术》2014,33(12):121-123
针对电厂煤仓自燃火灾监测难度大、监测信息单一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由温度及O2、CO、CO2、CH4、C2H4、C2H6浓度异类信息采集单元、无线收发基站、实时监测信息显示及报警装置、监测中心等组成的无线感知网络异类信息监测装置,能够实现准确判定煤的自然发火程度、精准定位火源点的功能。  相似文献   
89.
为有效延长开采深部资源时轨顺车场的服务年限,解决软岩条件下的巷道支护安全,通过对21403轨顺车场实施围岩注浆加固,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变形,延长了巷道的服务年限,确保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