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3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以异丙醇铝(AIP)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硝酸为胶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铝溶胶.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水解温度,水与醇盐摩尔比,硝酸加入量以及分散剂用量对铝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解温度为90℃,水与异丙醇铝的摩尔比为200,硝酸与异丙醇铝的摩尔比为4,PVP的用量为异丙醇铝的1‰时是制备铝溶胶的最佳试验条件.对于溶胶稳定性的影响,以水解温度最为显著,硝酸的用量则直接到影响溶液的pH值,还对溶胶的粒径有影响,水量的多少则关系到溶胶的黏度,而分散剂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到加快反应速度和防止胶团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改性甘蔗渣对镉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均苯四甲酸二酐对甘蔗渣进行改性,并制成吸附固定床,探讨其对镉离子的动态吸附行为.采用蠕动泵逆流吸附的方式,首先对改性前后吸附效果进行考察.然后研究溶液初始浓度、填充粒径、流速、铜离子等对改性甘蔗渣吸附镉离子的影响及固定床的重复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在流速为6.25 mL/min、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条件下,0.075~0.15 mm的甘蔗渣对镉离子的饱和吸附容量为53.2 mg/g,改性甘蔗渣饱和吸附容量为121 mg/g,改性甘蔗渣对镉离子的吸附效果明显增强.吸附剂粒径、溶液初始浓度、流速等对吸附影响较小(饱和吸附容量为103.2~124mg/g),固定床可在较宽的实验条件下重复利用.改性甘蔗渣对铜离子的吸附亲和力显著高于镉离子,控制操作时间可实现镉离子、铜离子的选择性分离.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宜昌磷矿中主要组分的赋存状态和矿物条带的工艺性能以确定其重介质选矿工艺的可行性,对宜昌磷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首先使用化学成分分析和荧光成分分析对矿石中各条带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再对矿石中各条带解离性进行测定,并用重液浮沉法对各条带的比重分布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宜昌磷矿石中98.98%的五氧化二磷分布在磷块岩条带中,同时磷块岩条带含有2.29%倍半氧化物,磷块岩条带重量百分比为81.32%;磷块岩条带和脉石条带宽度大且各条带之间存在硬度差别,磷块岩条带易于单体解离;在密度范围2.7~2.9,磷块岩条带与粘土质条带可通过重介质选矿选别.因此宜昌磷矿采用重介质选矿,可先选别出矿石中的磷块岩条带,然后再处理倍半氧化物,可获得合乎要求的优质磷精矿.  相似文献   
84.
超临界甲醇法连续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压力9~21 MPa,温度260~400 ℃的超临界甲醇条件下,采用管式反应器连续制备了生物柴油,并对不同反应时间、温度、压力及摩尔比对大豆油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42∶1,温度400 ℃,压力15 MPa,时间600 s,此时大豆油的转化率可达到53%.在连续操作条件下反应物的混合状况对酯交换反应及其转化率有重要影响,在甲醇中加入有机共溶剂四氢呋喃可明显提高甲醇与大豆油的互溶性,降低甲醇的临界点,使醇油的混合效果更好,当四氢呋喃与甲醇的摩尔比为0.04∶1和温度为360 ℃时,大豆油的转化率可由36%提高到75%.  相似文献   
85.
86.
某复杂溶液沉淀稀土草酸用量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溶液化学理论,分析了沉淀某稀土溶液草酸用量,由沉淀稀土,维持稀土沉淀完全和杂质离子络合等三部分组成。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一致。并进行了用氨水或碳酸氢铵调节pH值,除去能与草酸生成络合物的主要杂质铝离子的试验,结果表明,可减少约30%的草酸用量。  相似文献   
87.
88.
含吡啶基的多氮亚胺穴醚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接法合成了五个新的含吡啶基的多氮亚胺穴醚稀土配合物[LnL]Cl3.3H2O(Ln=La3+,Ce3+,Pr3+,Nd3+,Sm3+;L为穴醚配体,通过三(2-氨乙基)胺与2,6-二甲酰基吡啶缩合制得)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等物理方法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9.
采用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石灰和焙烧气氛对银精矿加石灰焙烧过程中银的化学物相及其相对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借助热力学分析手段初步探讨了石灰在主要载银矿物的氧化、解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添加石灰能够大大地降低焙砂中的氧化物包裹银含量,如焙烧2h后的氧化物包裹银含量由直接焙烧时的11.08%降到有石灰存在时的4.15%,而与焙烧气氛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0.
氯化铵焙烧法从中品位氟碳铈矿精矿提取稀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氯化铵焙烧法分解中品位氟碳铈矿精矿(REO~30%),热水浸取焙砂后,浸取液采用环烷酸全捞制备氯化稀土产品。研究了氯化反应温度、氯化剂用量及氯化时间等因素对稀土氯化率的影响。将中品位氟碳铈矿精矿与2倍氯化铵混合并加入少量添加剂,在480℃焙烧1.5h,焙砂用90℃热水浸取得氯化稀土浸出液,稀土收率为82.8%,浸出液进一步用环烷酸全捞,浓缩结晶得相对纯度为99.2%的氯化稀土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