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利用热阴极离子镀技术改变主弧电流,控制镀膜时间等参数,在硬质合金基体上制备了TiN薄膜;利用XRD、自动划痕仪、SEM和显微硬度计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结构分析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生成的膜层是单一的TiN薄膜,所得膜层晶体是细小的柱状晶,膜基结合力最小77N,最大可达98N,显微硬度最高可达HV2757.  相似文献   
42.
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甲苯二异氰酸酯(TD I)反应,与不同种类的陶瓷粉末进行共混,制得耐磨蚀聚氨酯复合材料。评价了聚氨酯陶瓷复合材料的耐磨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聚氨酯陶瓷复合材料的磨损形貌,探讨了陶瓷粉末增强聚氨酯弹性体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当—NCO含量为6.35%,Si3N4粉末、TiN粉末质量分数为10%时,耐磨性能最好,分别提高纯聚氨酯弹性体抗冲蚀磨损性能1.88倍和2.81倍。  相似文献   
43.
聚氨酯/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1000(PTMG)、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3,3-二氯-4,4-二苯基甲烷二胺(MOCA)为原料,采用预聚法合成聚氨酯弹性体,并选用纳米CaCO3颗粒对聚氨酯弹性体进行增强。结果表明,纳米CaCO3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提高,并且在纳米CaCO3含量为1%时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4.
针对新型辙叉用贝氏体钢,研制出一种焊接工艺性能良好、焊缝组织为粒状贝氏体的、用于焊接修补和连接的专用焊条。通过分析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表明与辙叉母材的性能基本一致,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5.
纳米镍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氢、氩混合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得镍纳米粉的研究,作者探索出制备镍纳米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产率、粒径、粒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电弧电流、氢气的含量、气流速度等。  相似文献   
46.
纳米晶粒的表面能很大,这导致它的热稳定性不好。因此,控制纳米晶粒在烧结过程中的长大就成为制备块状纳米材料的关键。文章分析了第二相质点、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块状纳米材料在烧结过程中的晶粒稳定性的影响及措施。添加抑制剂、高压低温等特种烧结法是目前制备纳米块状材料的主要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为避免纳米晶粒的热稳定性问题,大塑性变形法正逐渐成为制备纳米块状材料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7.
贝氏体钢因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在我国铁路道岔心轨得到了比较广泛地应用,针对传统焊条对其修复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一种新型铁路心轨专用贝氏体焊条,使用该焊条在焊接过程中不需预热及后热处理.采用该焊条堆焊修复贝氏体钢,堆焊后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等对堆焊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是一种由残余奥氏体和铁素体相构成的整合组织,属于无碳化物贝氏体;焊缝硬度与母材硬度接近,使基体耐磨性增高.  相似文献   
48.
晶粒长大抑制剂对超细WC-9%Co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复合抑制剂(VC/Cr3C2)的基础上,添加了不同配比的TaC,研究了TaC对超细WC-9%Co硬质合金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配比的TaC制备的WC-9%Co硬质合金的硬度随着TaC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TaC的加入降低了W在Co相中的固溶度,从而抑制了晶粒长大。在本实验范围内,在复合抑制剂(VC/Cr3C2)质量分数为0.6%的基础上添加质量分数0.3%的TaC,经1 390℃真空烧结后,制备的超细WC-9%Co硬质合金硬度为93.5 HRA,TRS为2 370 MPa,致密度为99.5%,磁饱和强度为13.29 G.cm3/g,矫顽磁力为31.86 kA/m,此时具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9.
相变储热技术与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减缓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压力。本文通过分析相变储热材料的选择标准,对筛选出具有研究价值的含碳二元系相变储热材料的性能特别是热物理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硅、硼、铝、铬、铁单质材料与碳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或固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形成的含碳二元系相变储热材料在高温相变储热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在含碳二元系相变储热材料中,Fe-C二元合金可满足高温相变储热系统1100~1500℃的相变储热要求,当合金为含碳4.3%的Fe-C共晶成分时,Fe-C二元合金的相变潜热理论值为611 kJ/kg,热导率约为(40±16)W/(m·K),相变温度为1148℃,具有相对其他合金成分更为优异的综合储热性能可用于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储热。  相似文献   
50.
分别对用普通冶炼工艺和电渣重熔工艺得到的辙叉用新型贝氏体钢进行滚动接触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由电渣重熔工艺得到的新型辙叉用贝氏体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接触疲劳性能,且两种工艺的材料接触疲劳寿命都随试验应力的增加而降低。相较于纯滚动试验,滑差的存在将增大材料的塑性变形和造成材料温度升高,引起材料接触疲劳寿命的显著下降。通过观察发现,新型辙叉用贝氏体钢的主要失效形式为麻点剥落和浅层剥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