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7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316L不锈钢粉中分别添加10%的TiC、WC、NbC、Al2O3、Si3N4五种增强体,研究了各种增强体与不锈钢基体的反应性及对烧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TiC、WC、NbC与不锈钢基体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均匀分布到不锈钢基体中,可以有效提高其强度,添加TiC的不锈钢还表现出优越的耐腐蚀性;由于Al2O3与基体不锈钢相容性过差,不能发挥增强体的作用,使材料的强度和耐蚀性不良;添加Si3N4的不锈钢在烧结过程中Si3N4发生分解,弥散强化了基体,硅有促进烧结的作用,而氮均匀渗透到不锈钢中,有利于形成高强度的高氮钢,从而使其相对密度、硬度及耐蚀性都高于其他材料。  相似文献   
22.
设计一种流态化装粉靴,研究流态化技术在粉末装填中的应用.通过对粉末流态化前后安息角和填充密度的分析,得出流态化对于粉末流动性和填充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粉末冶金温压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94年,国际上出现了高密度粉末冶金铁基零件的生产新技术———温压技术。该技术通过一次压制,一次烧结的较低成本工艺使零件的密度提高0.15~0.25g/cm3。这个密度的提高给我们的提示,温压技术对粉末冶金铁基结构零件的发展前景,经过6年的实践,国际上的新进展,我们对温压技术要有一个怎样的认识,温压技术的控制因素—温压技术的"瓶颈"问题,产业化的困难,具有操作性的对策等,这些都需要认真思考。本文将就上述问题,特别是对技术的理解—温压技术系统工程,包括:零件设计基础、铁粉、润滑剂、模具与模壁润滑、烧结、热处理等环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团队合作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分别添加20%(质量分数)铜粉、锡粉,铝粉对粉末冶金3161,不锈钢性能的影响。在烧结温度为1100℃、烧结气氛为分解氨的条件下,对烧结材料的硬度、密度和显微组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20%铝粉可显著提高不锈钢粉末的压制性,但铝粉会与不锈钢基体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生成Fe2Al,恶化材料的性能;添加20%锡粉可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添加20%铜粉对材料的硬度影响不大。添加大量低熔点金属粉末的液相烧结不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密度。  相似文献   
25.
采用超声电沉积法在钼基底上制备了Cu-In合金预制膜,随后在硒蒸汽进行硒化处理,得到了CuInSe2(CIS)薄膜.分别用SEM、EDS和XRD分析了合金预制膜和CuIrISe2薄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及相组成.结果表明:超声电沉积可以得到晶粒细小、均匀致密的Cu-In合金薄膜,并且可以利用电流密度控制预制膜中的Cu/In比率;随着Cu含量的增加,CIS薄膜的结晶性变好;富铜的CIS薄膜中除了CuInSe2以外还有CuSe相,CuSe的含量随铜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6.
陶瓷复合钢管的研究和工业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殷声  郭志猛  林涛  果世驹 《材料导报》2000,14(12):44-46
工厂已能用SHS-离心法生产出高质量直径Φ800mm的陶瓷内衬钢管。研究发现,在SHS-重力法中,铝热反应主要受气相反应控制,并首次用此法生产出直径Φ273mm的陶瓷内衬整体弯管;全封闭粉料加工系统已工业应用;根据电化学原理,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了陶瓷衬层的快速无损探伤;利用反应余热熔化修补剂,在陶瓷表面形成与陶瓷层结合良好、光滑的修补层;在“九五”后期,陶瓷复合钢管在全国已形成上亿元的工业规模。  相似文献   
27.
合金元素对马氏体时效强化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不同成分的马氏体时效不锈钢进行96h中性盐雾试验,观测其锈蚀形貌。结果表明,Mo能有效地抑制氯离子的点腐蚀倾向,提高钢的抗晶间腐蚀能力;过高的Ti含量严重恶化合金钢的耐腐蚀性能;Cu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合金钢的耐盐雾腐蚀能力。因此,从耐腐蚀性的角度考虑合金钢的成分进一步优化应适当降低Ti的含量,增加Mo和Cu的含量。  相似文献   
28.
铸造碳化钨反应烧结制备粗晶硬质合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铸造碳化钨和钻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制备η相粉末,将该粉末与炭黑混合球磨、压制成形,在1450℃的真空条件下反应烧结制备粗晶硬质合金.探讨烧结气氛、烧结温度对合成η相的影响,碳含量对硬质合金物相、显微组织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200℃的氮气气氛中合成了含有Co2W4C和Co6W6C的混合η相粉末;当总碳含量为5...  相似文献   
29.
采用粉末冶金缸套代替20CrMo缸套用于抽油泵,将从根本上消除“乱泵”事故,延长抽油泵的使用寿命。文章介绍了为此而研制的粉末冶金缸套的物理机械性能,金相组织及有关耐磨、耐油静压、热膨胀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30.
使用感应熔炼法制备cu山合金,并尝试使用单辊甩带法制备连续均匀的cu-In合金薄带,利用XRD,SEM和EDs对制得的Cu-In合金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In合金凝固过程存在偏析现象,合金内部呈现出不连续的富cu区域和连续的富In区域,并且在富In区域中心部位存在着许多细小裂纹,单质In仅存在于裂纹周围.感应熔炼的cu-In合金具有Cu11In9和In混合物相结构,它为研究CulnSe2薄膜太阳电池提供了一种新材料;但使用单辊甩带法无法制备In含量为55%(摩尔分数)的连续均匀cu-In合金薄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