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9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16Cr14Co12Mo5耐热耐蚀轴承钢强韧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康  杨卯生  樊刚  俞峰  鲍俭  闫文凯 《钢铁》2011,46(10):75-79
 对16Cr14Co12Mo5耐热耐蚀轴承钢在1050℃高温淬火后,在490~540℃两次回火后的组织性能以及强韧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Rm逐渐增加,最大时超过了1900MPa,屈服强度Rp0.2在500℃回火后达到1400MPa,随后逐渐减小;断面收缩率和伸长率略有减小,而硬度略有增长。材料强韧化主要源于高位错板条马氏体以及其中残余奥氏体薄膜和沉淀析出的碳化物和金属间化合物。采取适宜淬回火工艺制度所导致弥散析出的碳化物和金属间化合物是试样的强度和韧性达到最佳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热处理工艺对20Cr14Co12Mo5轴承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制度,研究20Cr14Co12 Mo5高性能轴承钢的组织以及硬度、冲击韧性、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质具有显著影响规律,在一定的热处理制度下,20Cr14Co12 Mo5可达到表面硬度HRC 51.0,Rm为1840 MPa,Rp0.2为1410 MPa,A为17%,Z为62.5%,Aku为75J.cm-2,KIc为108 MPa.m1/2。  相似文献   
73.
半固态合金成形的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了半固态合金成形技术中的组织演变、流变行为以及坯料制备和成形工艺等方面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对半固态成形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从经济和市场需求角度分析半固态成形技术成本问题。指出半固态技术在汽车等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4.
GCr15轴承钢的冶炼工艺对钢的疲劳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研究了LF+VD、电渣重熔(ESR)和真空感应+真空自耗(VIM+VAR)冶炼工艺对钢中氧、氮、硫的质量分数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特征以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VIM+VAR冶炼钢中氧和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0 5%和0.001 6%,夹杂物总数量仅为1.54个/mm~2。ESR冶炼钢中氧和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1 8%和0.011 0%,夹杂总数量为17.78个/mm~2,夹杂物尺寸均小于13μm。LF+VD冶炼钢中硫的质量分数为0.002 6%,钢中硫和氧的质量比为3.7,夹杂总数量最多为20.73个/mm~2,大于13μm的夹杂物中CaS和CaS与Oxide复合夹杂比例较高。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结果表明,LF+VD、ESR和VIM+VAR冶炼钢的安全疲劳极限分别为980、1 164和1 158 MPa,引起疲劳破坏的夹杂物类型与制备工艺有关,LF+VD冶炼钢的夹杂物有CaS、CaS(Oxide)和CaO·Al_2O_3,ESR冶炼钢的夹杂物有Al_2O_3和CaO·Al_2O_3,VIM+VAR冶炼钢的夹杂物有TiN、MgO·Al_2O_3和CaS(Oxide)。依据真实应力因素和疲劳寿命,钢中夹杂物的危害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TiN、CaO·Al_2O_3、MgO·Al_2O_3、Al_2O_3、CaS(Oxide)和CaS,夹杂物类型和尺寸的不同导致了GCr15轴承钢安全疲劳极限的差异。  相似文献   
75.
金属喷射成形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快速凝固成形技术,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理论成果与实际应用的基础之上,对金属喷射沉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以及雾化与沉积的传热特征、致密化工艺的特点以及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金属喷射沉积是一种极有发展近终形快速凝固技术,随着其关键技术的解决,这项技术的应用会更另广泛与深入,与先进的合金熔炼和致密化工艺结合,未来将成为高材料的重要生产方式,通过雾化和沉积过程的深入,与先进的合金熔炼技术  相似文献   
76.
采用旋转弯曲加载方式测试了32Cr3MoVE渗氮轴承钢的疲劳性能,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计及X射线应力仪分析了渗氮层的组织特征和残余应力分布以及疲劳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渗氮层析出的γ′-Fe_4N、CrN、Fe_3N等氮化物提高了试验钢的表面硬度,并形成了先增大后减小的残余压应力分布,在距表面300μm处残余压应力高达610 MPa,显著减小了试样次表面承受的循环拉应力,使得疲劳裂纹萌生起源于近表面以及距试样表面600~700μm较远的区域;渗氮处理显著提高了试验钢的疲劳性能,中值疲劳强度达到974 MPa。疲劳裂纹萌生于表面化合物层和内部非金属夹杂物,各占41.2%和58.8%;裂纹沿着化合物层、扩散层及基体依次扩展,最后在试样基体瞬断。扩散层部分呈现沿晶断裂和准解理断裂混合断裂形式,渗氮层和基体交界处呈现一段光滑过渡区。  相似文献   
77.
利用SRV-4摩擦磨损试验机对M50轴承钢进行了滑动摩擦试验,通过改变试验环境温度与加载应力探究了M50钢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高温高应力下磨损对钢的影响。研究发现,试验环境温度200℃与210 MPa以上摩擦剪力的共同作用下,大尺寸MC型碳化物表层基体粘着剥落,MC型碳化物破碎、迁移,加剧磨损。试验环境温度200℃粘着磨损加剧且磨损面形成的(Cr, Fe)2O3氧化膜厚度不足导致粘着磨损量达到最大值。试验环境温度升高至315℃,氧化膜趋于连续且膜厚增加,粘着磨损减弱,接触应力2.05 GPa时摩擦因数相较于室温下降27%。  相似文献   
78.
为得到成分更均匀、更洁净的高合金不锈轴承钢产品,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厂高合金不锈轴承钢真空自耗熔炼工艺展开优化研究。利用仿真软件MeltFlow-VAR从熔炼速率、熔池温度、冷却水温度对夹杂物粒子的分布影响等方面对真空自耗熔炼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熔炼速率的升高,最大熔池深度增加,熔炼速率应大于3.0 kg/min为宜,结合枝晶间距和晶粒结构等结果考虑,得出最佳熔炼速率为3.5 kg/min;随着熔池温度的增加,最大熔池深度先增加后减小,当熔池温度为1 600℃时,熔池深度达到最大,熔池弧度曲线呈现饱满的碗形。通过数值计算预测了不同冷却水温度下铸锭内部夹杂物粒子的分布规律,工业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得出最佳冷却水温度为25℃。研究结果对高合金不锈轴承钢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9.
消失模铸造干砂紧实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自制的剪应力测试仪器上 ,对消失模铸造干砂紧实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着重研究了振幅、频率、振动时间、砂箱大小、形状以及干砂粒形和粒度等 7个因素对干砂紧实特性的影响 ,并运用正交设计 ,找到诸因素对紧实特性影响作用大小顺序。  相似文献   
80.
摘要:通过拉压疲劳试验及微观组织观察研究了M50NiL轴承钢淬回火组织特征及对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少量δ-铁素体及M2C、MC碳化物;扫描电镜观察发现1070℃淬回火试样δ-铁素体及临近的聚集球状M2C碳化物,δ-铁素体位于晶界处,尺寸主要为4~8μm,钢中碳化物尺寸最大为2.66μm;1100℃淬回火试样δ-铁素体相界存在大量片状的M2C碳化物,尺寸在8μm以上的δ-铁素体数量增加,最大为17.51μm;1070℃淬回火试样的疲劳极限为713MPa,主要起裂源为Al2O3、Al2O3-CaO夹杂物,循环次数随夹杂物尺寸的增大而降低,且Al2O3-CaO夹杂更易引起试样的疲劳断裂;1100℃淬回火试样的疲劳极限为707MPa,主要起裂源为δ 铁素体组织缺陷,起裂源于8μm以上δ-铁素体的相界处,疲劳寿命受应力及δ-铁素体尺寸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