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0篇
工业技术   10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在IEC闪变测量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频谱分析测量闪变值的算法。算法的核心是对半波有效值进行FFT变换,得到各个频率下的频谱值,对频谱序列进行加权得到瞬时闪变视感度,利用统计的方法算出短时闪变值。这种方法对于高频段引起的闪变有较大误差,同时,离散化采样也带来误差,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调整载波的初相角来减小这些误差。  相似文献   
82.
将电力系统分区的思想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配置,给出了利用"电气距离"进行分区的方法,提出了结合电力系统分区与灵敏度分析来确定无功源最佳配置地点的一整套方法。该方法使无功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无功补偿分区平衡。经过仿真计算比较,表明该方法可找到电力系统无功源的最佳配置地点,并对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
断路器操作回路中设计防跳回路可有效防止断路器多次跳合,保证断路器的安全运行。大部分变电所(站)都配备直流供电系统,经典直流防跳回路在实践中显示了较高的可靠性。但在不设直流供电系统的小型变电站(所)自动化改造中,生搬硬套经典直流防跳回路设计方案会造成防跳回路动作异常,甚至影响断路器的正常动作。为了完成微机保护装置与断路器交流操作回路的配合,提出了一种简单可靠的断路器交流操作回路防跳设计方案,并给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上述方案不仅在设计思路上有其合理性,通过工程实践也证实了它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4.
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在保证敏感负荷电压质量的同时与系统间存在能量交换,为了减少DVR的有功输出,提高DVR的补偿极限,文中针对不平衡电压跌落的特点,在考虑不同性质负荷对电压幅值和相移有一定容许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最小能量补偿策略。通过对不对称三相电压相量的旋转和对称分量法来确定DVR的最优输出电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比其他电压控制方法更能有效地减少DVR的有功输出,加大了DVR的补偿范围。  相似文献   
85.
将电力系统分区的思想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配置,给出了利用"电气距离"进行分区的方法,提出了结合电力系统分区与灵敏度分析来确定无功源最佳配置地点的一整套方法.该方法使无功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无功补偿分区平衡.经过仿真计算比较,表明该方法可找到电力系统无功源的最佳配置地点,并对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利用小波变换分析配电网电能质量扰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可以同时提取信号的时频特性,是分析电能质量问题的有力工具。文中介绍了利用小波变换分析配电网中常见的因开关动作、变压器磁饱和及电力电子装置引起的电能质量扰动问题。经仿真分析,验证了小波变换能够更好地提取扰动的特征信息,从而为电能质量问题的检测、评估、分类以及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7.
针对电网中日益严重的电压跌落、闪变、不对称、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采用动态电压恢复器来进行有效治理,分析了DVR的工作原理和整个电路的控制方法,通过在电磁暂态分析软件PSCAD仿真,验证了DVR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极好的补偿各种电压畸变问题,从而保证各种电力负荷对电能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8.
电网的无功优化配置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有约束的最优化问题,求解方法比较复杂,农网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这方面的实用化方法。为此进行研究,推导和简化了等网损微增率准则和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提出了几种实用有效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无功优化计算软件包。这些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便,便于农网技术人员学习使用。文中提出的无功优化模型和算法,经实际系统验证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为精确计算动态均压缓冲电路引起的晶闸管开通电流应力,分析理想开关模型的缺陷,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晶闸管开通指数电压源模型的影响因素。应用该指数电压源模型,推导出开通电流应力的计算公式。并在仿真平台PSCAD/EMTDC中应用指数电压源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理想开关模型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该电流应力,应采用指数电压源模型进行计算;影响该指数模型中的关键参数的多种因素中,电压因素影响力最大。  相似文献   
90.
小波包变换(WPT)频带划分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小波包变换(WPT)建立在二进小波变换的基础上,理论上可以实现信号频带的均匀划分,可以更好地提取信号的时频特征,但是小波包变换得到的频带不是按频率大小连续排列,给实际的信号分析带来混乱。本文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原理分析了向下采样对信号的影响,分析了小波包变换得到的频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WPT频带划分的特点,通过仿真验证,本文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从而为小波包变换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