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2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防水防渗工程是建筑施工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施工工作,对于建筑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尤其在多雨地区和季节,更加需要做好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为建筑施工的更好开展和质量提升提供辅助。为此,首先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技术应用重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工程探索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82.
接地极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宾金直流接地极调试及投运以来发生的两起接地极引线断线事件,尤其是2015年7月13日接地极引线1断线接地事件,利用单位电流法计算故障支路的电流分布系数,理论分析接地极线路接地和断线故障时电流变化特征,深入分析目前宾金直流接地极保护策略配置存在的缺陷,将纵联差动保护与不平衡保护相结合,形成一种能准确判断故障类型的新型保护配置方法,优化目前的保护动作策略,能有效提高接地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3.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煤矿井下数据采集分站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煤矿井下数据采集设备存在通信速率低、信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嵌入式煤矿井下数据采集分站的设计,采用32位的网络微控制器S3C4510B,移植源代码开放的uC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满足了系统稳定性及实时性的要求;并利用TCP/IP协议进行网络通信,提供了良好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84.
应用模糊控制理论,结合神经网络算法,设计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智能型火灾报警系统,不仅提高了系统精度,而且将气味传感器应用于带式输送机胶带火灾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能提高系统对井下环境适应能力,减少误报率。  相似文献   
85.
矿井瓦斯浓度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性价比高的P89LPC938芯片和低成本、高传输效率的蓝牙技术,设计一个高效、高精度的监测系统,以对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着重介绍监测系统的软硬件结构。  相似文献   
86.
87.
钢厂中加热炉是一个复杂的受控对象,存在着非线性、时变性、纯滞后因素和不确定随机干扰等因素。从对其燃烧状况的分析来看,加热炉温度的调节主要是靠对煤气流量的控制来完成的,因而确立一种合理的煤气流量控制方案是实现加热炉燃烧智能化控制的关键。提出将模糊控制、PID控制和神经网络三种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煤气流量进行控制。仿真研究表明这种BP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在克服对象的大惯性、抗干扰性、非线性和纯滞后上,大大改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88.
大牛地气田是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的大型致密岩性低渗气田,有低孔、低压、及低丰度等特点,储层多为河流相沉积,是开发难度大且稳产力差的天然气藏。本文主要是对成功开发大牛地致密低渗气田得到关键技术进行论述,并就成功开发所面临的挑战与相关对策提出几点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89.
针对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低温高硫钒钛铁水特点,分析了喷粉脱硫堵枪、脱硫率低、喷溅较大的原因,提出了优化改进办法,并做了大量生产试验,在解决堵枪和脱硫率、喷溅等问题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脱硫成本。  相似文献   
90.
通过分析同相与正交两路信号,建立了适用于分数间隔采样π/4-DQPSK差分解调的比特大数判决法、符号大数判决法及差分累加和判决法三种判决方式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各种判决方式下符号误码率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Monte-Carlo仿真实验对得出数学表达式进行了验证。误码率对比结果显示差分累加和判决法具有最佳的性能,在误码率为10-3,1/8符号间隔采样时,较传统差分解调有8.3 dB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