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9篇
工业技术   14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α—FeOOH制备新工艺——I原料净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世银  李春忠 《化学世界》1996,37(4):184-186
利用氧化-絮凝工艺除去炼钢厂副产的工业级硫酸亚铁晶体杂质,作为酸法合成α-FeOOH粒子的原料,合成了晶体粒径为0.2μm,分布均匀,无枝叉,分散性好的αFeOOH。  相似文献   
42.
AlCl3—NH3—N2体系化学气相淀积AIN超细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3.
由于建筑用砂石的需求增速加快,河道砂石资源已经出现短缺,同时过量采集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迫切需要新的建筑砂矿资源来替代。浙江省山砂矿床赋存于酸性、中酸性侵入岩的风化壳中,其矿床特征主要表现为①矿床分布与形态受母岩特征与地貌形态双重制约;②矿床均具层状或似层状,分层构造明显;③矿床物质组成主要有母岩残留矿物和表生矿物两大类。矿床评价较为简单,易采易选,产品质量好,可广泛适用于各种混凝土工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核-壳式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及空腔硅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粒径和组成可裁剪、具有核-壳式结构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二氧化硅(SiO2)复合微球.对复合微球进行热处理除去有机物中心,制备出壁厚可剪裁的空腔硅球.透射电镜(TEM)照片显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中心外生成均匀壳层,而煅烧后则可得到轮廓分明的球形空腔;热重分析(TG)说明复合球体的硅含量随着所组装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的增加而增加;比较PS、SiO2、复合球体及热处理后的粉体的红外光谱,可分别验证二氧化硅的成功组装和热处理过程中作为中心的PS的完全去除.在吸附相同层的前提下,随着所选用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10um,20um,40um)的粒径的增大,复合微球的粒径增大,空腔球体的壁厚增加.  相似文献   
45.
乙醇火焰燃烧制备螺旋碳纳米纤维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火焰燃烧, 借助于基板材料上涂敷锡盐作为催化剂前驱体, 制备了螺旋结构碳纳米纤维; 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RD和拉曼光谱等分析了螺旋碳纤维的形貌和结构. 螺旋碳纳米纤维螺旋直径约为100nm, 纤维直径约为50nm, 螺距约80nm. 螺旋碳纤维的石墨层方向基本垂直于轴向, 近似鱼骨型结构, 相邻碳层间距为0.34nm. 借助于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螺旋碳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 认为碳原子沿催化剂SnO2各晶面析出速度不同是形成螺旋碳纳米纤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气相火焰燃烧合成锌掺杂TiO2纳米晶的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氯化钛和乙酰丙酮锌为原料,采用气相火焰燃烧合成锌掺杂TiO2纳米晶,利用XRD, XPS和ICP-AES研究了纳米晶结构,考察了锌掺杂TiO2纳米晶在紫外光辐照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Rhodamine B)的活性,探讨了光催化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掺杂相锌主要分布在TiO2表相,并形成均匀分散的ZnO团簇;燃烧过程中锌掺杂对纳米TiO2的晶相组成及晶粒尺寸影响不大. 当掺杂量为0.21%(mol)时,样品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光催化机理分析表明,TiO2与ZnO不同的能带位置使光生载流子能够有效分离,改善了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7.
CPE对纳米CaCO3增韧PVC复合材料界面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CaCO3/CPE(氯化聚乙烯)/PVC(聚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探讨了CPE对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界面作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SEM结果显示,引入CPE可明显改善纳米CaCO3颗粒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提高其界面作用. 引入界面作用参数定量表征纳米CaCO3颗粒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作用,证实随着CPE加入量的增大,基体和颗粒之间的界面作用逐渐增大. 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相对于仅用纳米CaCO3增韧PVC,在CPE加入量为PVC的0~8%(w)范围内,用CPE和纳米CaCO3协同增韧可以更好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在CaCO3/CPE/PVC质量比为25/8/100时达到纯PVC的5.6倍,是纳米CaCO3/PVC(25/100)体系的2倍.  相似文献   
48.
改良热固法制备白蛋白微球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锋  李春忠 《化学试剂》2005,27(6):365-367
采用改良的热固化法制备了白蛋白微球,研究了乳化时搅拌速度和混合乳化剂对微球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乳化搅拌速度为3500r/min,所制得白蛋白微球呈球形,表面光滑,粒径范围小;采用Span-80和Tween-80混合乳化剂时制备得到的白蛋白微球,比用单一的乳化剂制得的微球效果好,白蛋白微球呈球形,粒度在0.2μm到几个微米之间。  相似文献   
49.
流态化CVD包硅的Fe3O4的氧化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流态化CVD包硅技术制得了表面均匀包覆SiO2的Fe3O4磁粉,对该包硅Fe3O4磁粉的氧化机理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反应机理符合三维球对称对散模,氧化反应活化能随包硅量的增加而增加,流化CVD包硅能提高Fe3O4磁粉的抗氧化作用在于粒子表面形成了均匀的SiO2保护层。  相似文献   
50.
在FTO导电玻璃上组装了CNTs/Fe-Ni/TiO2多孔复合膜光催化剂.首先制备含成孔剂嵌段聚合物P123和掺杂铁和镍的TiO2前驱体溶胶,然后采用喷涂热解法在FTO导电玻璃上组装掺杂铁和镍的TiO2多孔膜,最后采用CVD法将CNTs原位生长在多孔TiO2膜上,得到过渡金属掺杂的CNTs/TiO2多孔复合膜.通过XRD、SEM、TEM、Raman和光电流等方法考察了原位生长CNTs的工艺条件对CNTs/TiO2复合膜光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降解甲基橙溶液评价了CNTs生长工艺条件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考察了多孔复合膜在液相光催化降解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原位生长CNTs的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温度550~600℃,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