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根据地质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以及冰铜冶炼机理,特别是其含氧化亚铁量比其它遗址的炉渣高10%的事实,认定铜绿山ⅩⅠ矿体古代炉渣所冶炼的品位为65%的冰铜是该矿体上层氧化带下部的含黄铁矿较高的铜硫矿石直接入炉的熔炼产物,所使用的冶炼方法属于“硫化矿-冰铜-铜”原则工艺.  相似文献   
32.
本文研究了GCr15轴承套圈的形变球化退火工艺,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球化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形变球化退火工艺,可以得到满足机加工要求的组织和硬度。与普通球化退火工艺相比,形变球化退火工艺不仅大大缩短退火所需时间,而且可以获得细、匀、圆的碳化物质点。是一种适用于中小型轴承套圈的先进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33.
本文主要研究了5CrMnMo锥齿轮精锻模亚温超塑成形直接淬火,然后500℃液体软(?)化后的组织特点及对主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温超塑成形热处理,可以得到很细的板条马氏体和少量弥散分布的铁素体基体,从而使模膛表面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明显提高,同时也进一步韧化了基体。  相似文献   
34.
山西省铝土矿资源十分丰富,约占全国总储量的40%左右,山西省也是全国主要的能源基地。我们从全国铝工业战略布局出发,对山西现有及潜在铝土矿和石灰石矿资源、建厂条件等进行了现场调查。发挥山西省铝土矿资源优势,不仅对山西省,而且对全国铝工业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合理安排已经投产的山西铝厂生产及扩建、山东铝厂阳泉铝矿的续建以及山西第二铝基地的规划等做了全面论证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5.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对广西梧州后背山遗址出土的炉渣、矿石及炉壁等冶金遗物进行科学检测。结合炉渣形态、基体成分与物相、炼炉型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后背山遗址为一处古代块炼铁冶炼遗址。该遗址为目前梧州地区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一处年代最早的冶炼遗址,对该遗址及其出土冶金遗物分析研究,可以为探讨古代梧州地区乃至岭南地区早期冶铁技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提供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36.
FeNiBSi涂层合金的超塑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GCr15钢基体上火焰喷涂FeNiBSi合金的超塑性及其变形,以及超塑变形时涂层与基材间的协调关系,涂层合金经超塑变形后,其内部孔洞消失,涂层与基材之间产生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37.
单相流煤层气井井底流压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地预测单相流煤层气井井底流压,基于流体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建立了煤层气柱段压差和液柱段压差的数学模型.依据铁法煤田试井时地面录取的资料,预测了单相流煤层气井不同生产时间的井底流压,并将计算结果与Cullender-Smith等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煤层气井底流压不仅包括气柱压差,而且包括井口套压和液柱压差,预测时要考虑煤层气偏差系数和管内摩阻随管段增量变化的影响,当井深小于1000m,沉没度小于30m,产水量小于10m3/d时,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误差较小,相对误差小于1%,具有较高的精度.井底流压充分反映流体的渗流压力特征,压力平方差由0.488MPa2调整为0.891MPa2后,产气量由3270m3/d提高到6112m3/d,降低井底流压,可有效增大生产压差,利于气体解吸,提高煤层气井产能.  相似文献   
38.
青海都兰县塔温搭里哈遗址是一处重要的诺木洪文化遗址,属于甘青地区晚期青铜时代遗址。对遗址的37件铜器进行了SEM-EDS和金相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铜器有红铜和铜锡合金两种材质,红铜残器有19件,铜锡合金残器有17件;铜器加工工艺有铸造、铸后热锻、铸后冷加工等工艺,铜刀等工具类铜器都使用了铸后热锻或冷加工工艺,其它铜器为铸造工艺。这是首次对诺木洪文化铜器进行分析检测,可为研究诺木洪文化铜器的制造技术提供依据,进而为探讨甘青地区晚期铜器的技术及其发展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40.
Ni—Co—P化学镀组织结构转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800透射电镜观察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的Ni-Co-P化学镀层的显微组织,分析了镀层的结构转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镀层在350℃以上热处理时,生以由非晶态向晶态的炜变,Co能显著提高化学镀的热稳定性,提高晶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