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斜拉索索力识别精度的提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环境激励的斜拉索实测信号由于环境干扰而呈现出非平稳性和非平滑性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五点三次平滑法对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到的频域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即考虑多因素影响来提高斜拉索索力识别精度。以实际斜拉桥工程中的拉索实测信号为研究对象,应用五点三次平滑法对拉索信号进行平滑消噪处理,考虑采样时间和采样点数对拉索频率识别精度的影响,利用求极值方法确定拉索各阶频率值及其位置,比较了基频法、频差法和峰值法确定拉索索力的计算精度,进行了索力测试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五点三次平滑法结合极值处理可以很好地识别拉索各阶频率,各因素对拉索频率的识别精度影响也有所不同,为频率法更加准确识别斜拉索索力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开发高精度的索力测试仪器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2.
以一具体工程为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模拟研究基坑开挖过程中预应力锚杆与土钉墙复合支护结构的受力性状、工作性能和作用机理,并在数值分析中利用强度折减法分析基坑开挖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
为了改善炉渣的流动性,在烧结矿中配加MgO,但过量的MgO会使烧结矿质量变差。分析了不同含量的MgO对球团矿和烧结矿性能的影响,确定采用高镁球团矿与低镁烧结矿作为新的高炉炉料结构。利用某厂高炉进行新炉料结构的工业试验,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各个参数进行检测,发现采用新炉料结构后,高炉的各个参数都有所改善,炉况稳定。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300MW核主泵双向推力轴承油密封副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连续运转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各密封性能参数的相互影响以及密封面结构与密封性能的内在关系。通过对机械密封动、静环的受力变形分析,研究了密封端面变形与性能参数之间的联系。在考虑空化和不考虑空化两种情况下,分别对密封面进行了流场分析。阐述了影响泄漏量关键参数的取值方式。通过计算分析和连续运行试验验证,证明了该密封副结构变形小,应力分布合理,得出了泄漏量和开启力与密封副压差、动环端面流体浅槽深度的关系,密封泄漏量满足设备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25.
减少厢式货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可有效降低车辆功耗。本文基于RNGk-ε紊流模型对厢式货车周围湍流流场进行了CFD数值模拟,探讨了厢式货车车头与车厢的间距对气动特性的影响。针对车头与车厢的间距设计了一种封闭该间距的车头车厢连接罩,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其减阻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原型货车模型,车头与车厢之间的间距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厢式货车具有最小的气动阻力系数;车头车厢连接罩明显改善了其气动特性,在设置车顶前部导流罩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了7.43%的减阻率。  相似文献   
26.
对承钢2500m3高炉采用的新技术进行了总结.承钢2500m3高炉采用了多项承钢自主研发的新技术,诸如:旋流顶燃式热风炉、无重力除尘器全干式布袋除尘、"承钢法"炉渣处理工艺等.生产实践表明,这些新技术运行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7.
湍流减阻对于能源工程领域的节能减排有着重要的意义,沟槽减阻则是其重要方法之一.为研究高雷诺数下沟槽减阻的适用性及其减阻特性,利用大涡模拟(LES)对光滑平板和微米尺度半圆形沟槽结构表面的高雷诺数湍流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分析了涡结构分布及其减阻能力.半圆形沟槽既能锁住沟槽谷内流体,使得沟槽上方产生流动滑移,同时通过沟槽尖峰...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常温下800 ppm的CTAC/NaSal表面活性剂减阻溶液在一些不规则管件内的减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直管段内的减阻效果相比,CTAC/NaSal减阻溶液局部管件内的减阻效果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弱,且影响其减阻效果的因素不仅包括影响减阻溶液在直管段减阻效果的一切因素,还包括局部管件局部阻力系数大小及其自身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29.
目的为了解决钢结构构件内部残余应力难以测试的问题,确定焊接梁板类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方法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提出了通过试验测定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屈服刚度法.采用该方法以对接焊钢板及焊接工字型梁为对象,进行了纵向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试验测试.结果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吻合较好.屈服刚度法能够很好地确定板类及梁类焊接构件的纵向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通过试验确定了带焊缝工字型梁翼缘和腹板的纵向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由于单侧施焊,残余应力值较小,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结论该方法简单、精确,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和推广价值,为钢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0.
针对焊接梁板类构件内部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提出了一种测定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试验方法.该方法以对接焊钢板及焊接工字型梁为对象,进行了纵向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试验测试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二者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确定板类及梁类焊接构件的纵向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为钢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该方法简单、精确,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