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本文阐述了研究所在“三大规范”编制和实施中围绕产品确定、规范选择、过程管理、质量控制、规范标准转化、实施效果及经验体会等方面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32.
33.
34.
针对传统无功优化中关键参数设置过程繁琐且设置结果不合理的问题,首先,给出一种基于斜率分段归并的曲线划分策略,用于对预测区间进行智能划分;其次,采用一种标准化欧式距离—动态时间弯曲(ED-DTW)混合策略,用于不同数据集间相似度的计算;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关联挖掘的无功优化参数智能辨识框架,用于对数据库内的历史数据进行挖掘。仿真采用实际电网数据对整个挖掘过程进行分析,挖掘结果显示,提出的辨识框架能自动给出参数的时段划分和设置结果,将挖掘得到的参数结果用于实际控制中,表明该方法获得的划分结果符合负荷峰谷特征,且相比传统方法,在减小电压偏差和提高电压合格率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河南神马氯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70 m3和108 m3聚合釜PVC生产装置的工艺特点和控制要求,从生产工艺、控制水平、生产效率、安全性能及DCS系统等方面对两套生产装置进行了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36.
蒸发式水冷却器,两水闭路循环,淋洒式水冷却器,提高循环水水质,节能、节水和环保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双热源联合循环的热力性能极限,构建了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理想热力学模型,并提出了驱热力过程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热机循环区间与热泵循环区间过程功量之间的关系,对驱热力过程进行分类,并通过输出功量占比进行定量分析。构建并求解了顺流型和逆流型驱热力过程函数。分析了不同类型驱热力过程在理想条件下的热力特性与性能极限。研究结果表明:顺流型驱热力过程的最大过程功量大于逆流型,且放热介质与吸热介质间的温度交叉现象更为明显。吸热介质等效温升可用于判断驱热力过程类型,其最大值表征了输出功量极限。实际系统的评价研究指出,串联型联合循环的总换热量是基本型ORC的1.97倍,更适用于同时具有热电需求的场合。但其净输出功效率(6.55%)、效率(26.61%)、热力完善度(36.38%)均显著低于基本型有机朗肯循环。双热源联合循环实际系统的热力性能提高方法值得研究。本研究可为不同类型两介质热功转换系统的热力性能极限与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8.
港口湾水库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严格,填筑石料新鲜,级配连续,其级配曲线一般都在设计包络线内,属优良级配,垫层料,过渡料的细料含量满足设计要求,过渡料与垫层料反滤性能良好,经对填筑过程中的施工工艺现场检查,坝体填筑的铺料,层厚,碾压一般符合要求,坝体填筑检测干密度达到部颁标准的合格要求,坝体碾压质量良好,根据水库蓄水后的观测数据,坝体沉降和水平位移,坝体渗流量等数值的在国内同等规模工程中偏小,反映出坝体填筑施工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39.
科技创新是提升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亚平 《工程机械》2003,34(4):1-3,16
文章阐述振兴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目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必由之路。指出当前制造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强化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调整科技创新战略的指导思想是更加强调原始性创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内涵是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  相似文献   
40.
本文结合实例工程,主要对高层建筑结构转化层与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其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