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9篇
工业技术   100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的扩张导致城市硬化路面不断增加,包括不透水路面的大量铺筑,雨水无法直接通过地表渗入地下径流,只能通过地表径流汇入地下排水官网,增加城市排水管网压力,从而引起强降雨时的城市内涝灾害。同时,不透水沥青黑色路面作为城市主要路面,其强大的吸热、导热能力及低太阳辐射反射率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这些趋势使透水路面的研究在路面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可采用透水性路面渗水仪对已修建投入使用的市政道路的渗透性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总结影响市政透水性路面渗透的因素。结合实际工程为今后市政工程中透水性路面的建造及后期维护保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随着我国煤炭持续高强度开发,开采条件逐渐恶化,传统开采方法带来一系列资源、安全与环境问题。基于"岩层低损伤","无煤柱开采"和"固废零排放"的思路,提出了以煤矿井下采区内就近分选矸石为主形成的固体废弃物充填带取代区段煤柱的"短充长采"科学开采构想及其技术原理。探索了"采-选-充-留"关键技术路径,统筹研究解决遗留煤柱的资源浪费、固废排放的环境污染、传统开采的技术瓶颈和深部开采的安全风险等问题。建立了"短充长采"固体废弃物充填带能量缓释理论和低损伤岩层控制理论。阐述了5项关键技术:"短充长采"系统设计方法,井下智能干法轻量模块化分选系统,自成巷前进高效采充技术与装备,沿充填带留巷技术与装备,"短充长采"系统集成控制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短充长采"科学开采模式在葫芦素煤矿和刘庄煤矿井下矸石直接充填能力分别达到200万t/a和100万t/a,利用有限的的固废资源集成解决了煤炭开采的资源、安全和环保问题,可以实现井下无煤柱、地面固废零排放。该模式创新了绿色开采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构建了我国新型绿色开采的科学开采体系。  相似文献   
33.
在厚松散层中进行钻孔施工较常规钻孔存在一些技术难题,按照常规方法达不到钻孔目的或者花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本文通过分析松散层钻孔正常钻进的影响因素,采用正循环钻孔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提出钻孔防偏和纠偏措施,最后给出了厚松散层钻孔施工技术措施,对厚松散层钻探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介绍了国内某石化大型RTO热氧化炉的换向阀改进方案,改进方案涉及了阀杆及其连接结构、阀板密封结构、阀杆密封结构及支撑结构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次改造提高了阀门的密封性,解决了炉内废气的内漏问题与外漏问题,能够满足环保新标准下的排放要求。改进方案能够给其他类似RTO炉换向阀的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超高层建筑功能越来越复杂,造价高昂,需要精细化设计,确保项目在实用、美观、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性,而平面使用效率是评价经济性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分析建筑高度、功能分区、结构体系、垂直交通等相关因素,为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搭建方案经济性的理论框架,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6.
朱磊 《钟表》2004,(4):18-31
何谓好表?众说纷纭。无数藏家、玩家、炒家和用家,都对好表之说理解颇深,虽各有不同,但大同小异,无非都是那几个关键的细节,希望我的这篇东西可以抛砖引玉。也许通过以下的阐述,你会发现本来你认为好的表并非好表,而有些你先前并不留意的表,却真的是很好的表——那也是本文所希望达到的效果——重新认识。(石英表与本文无关;本文并未涉及日内瓦印记,原因在于那规则实在太老,并且地域性太强;也未涉及表的准确度,因为懂得买一只好表的人,已经过了分秒必争的心理年龄了。)  相似文献   
37.
本文采用电接触快速加热、铅浴等温、拉拔形变、油淬及回火方法对八种碳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低温形变热处理的研究。其中,对70钢探讨了奥氏体化温度、塑性变形、冷却条件及回火等对处理后机械性能的影响。作者根据大量试验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钢中含碳量、形变温度(过冷度)、形变量等参数在低温形变热处理强化中的作用进行了计算,阐明了形变热处理工艺的主要参数对处理后钢的机械性能影响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8.
超声波-水热法合成Bi2Te3纳米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为反应介质,NaBH4为还原剂,合成了BizTe3纳米管及纳米微粒。溶液首先在超声波发生器中预处理1h,然后置于150℃,水热反应釜中继续反应48h。XRD分析表明:合成产物主要物相为Bi2Te3;SEM观察可见产物中有纳米管生成,纳米管直径约为50-100nm,管壁厚约8-10nm,长度在500nm以上。EDS分析表明:纳米管成份为Bi2Te3。Bi2Te3纳米管可能的生长机制为纳米薄片-卷曲-闭合-纳米管。  相似文献   
39.
朱磊 《现代电视技术》2007,(10):124-126
本文针对不同功能的监测系统的异构性,给出了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并集成为一个统一信息平台的方案,从而达到了 增强监测信息的服务能力,提高监测工作的运行管理水平,完善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保障的目标。  相似文献   
40.
结合卫星测高技术的海潮模型能方便、精确地模拟大洋潮汐,可用于缺乏观测资料的地区。为评估该方法在珠江河口潮位预测应用中的精度,本文采用NAO.99b、OTPS和WWT等3种海潮模型预测珠江口不同验潮站的潮位过程,与实测数据对比并计算误差均方根。分析结果表明,海潮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珠江河口区潮汐基本时间特征,潮位预测精度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段不低于传统的预测方法。口门附近尤其口外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口内;在洪水期精度下降但口外开阔区域影响较小;在口门处,潮优型河口湾的预测精度高于径流型河口。3种模型中,推荐使用WW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