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2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在交流提升机的自动控制中,低频电源的设计是低频拖动控制的关键。其中数字低频电源较好地解决了低频电源设计中的主回路结构和环流控制方式等问题。通过Matlab建立仿真模型,采用s函数实现矿井提升机低频电源装置的数字触发器。所完成的静止式变频电源具有噪声小、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2.
在现有的公司分析化验手段中,有好多分析需要是手动处理和绘图的,在这里引进一种用Excel电子编辑处理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电子绘制图表,提高工作效率和分析数据的准确度,保证生产分析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3.
俞炳  朱建林  徐作耀 《丝绸》2012,(2):28-32
针对双宫丝的特征及缫丝工艺条件,自主研发了TF2005S型双宫丝自动缫丝机。详细介绍了TF2005S型双宫丝自动缫丝机的主要机构特点。经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4.
单相PWM整流器比例谐振控制与前馈补偿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单相PWM整流器比例-谐振控制(PR)与无延迟前馈补偿控制的策略.系统由比例-谐振控制器、快速的相角估计器和无延迟前馈补偿器组成.与传统的PI控制器和多频率比例-谐振电流控制器相比,该比例谐振控制器结构简单,能显著减少控制延迟时间.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的用电网电压和电流的估计值与单步预测值来实现的无延迟前馈补偿器,可避免因延时引起的不良影响、测量噪音及补偿过程中产生的电网电压谐波分量.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具有较好的稳态性能和更好的抗扰性能.  相似文献   
95.
研究基于矩阵变换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应用无速度传感器技术以及将三者融合的技术.仿真结果表明参数辨识的精度高于测量模块的测量精度,动态响应好.在电机加减速运行和负载转矩变化时,系统能够实现转矩和磁链的控制要求,系统运行稳定,矩阵变换器能够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和输入单位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96.
研发了一种船用及钢结构表面用醇酸低播焰船舱漆。该漆主要由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酚醛改性醇酸树脂、颜料、纳米气相二氧化硅、阻燃剂、助剂和溶剂等组成。通过对醇酸树脂的改性及纳米材料的选用,筛选出最佳工艺配方。  相似文献   
97.
带不同负载时矩阵变换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间接变换法,把矩阵变换器的调制策略虚拟为交-直变换和直-交变换2个过程,分析了直-交变换器和交-直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并将这2个过程进行综合,得到一种直接的交-交变换器;针对三相对称输入电压,矩阵变换器带3种不同的三相对称负载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了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矩阵变换器的输入线电流、输出线电压、输出线电流波形特性,揭示了负载特性对矩阵变换器输入、输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堆肥技术进行一定的改进,设计了厨余垃圾太阳能-生物反应器,并对其处理厨余垃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对厨余垃圾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含水率由85.3%降到61.0%;pH值由6.45升到8.48;生物可降解度由15.7%降到3.9%;C/N由24.1∶ 1降到16.4∶ 1;有机质由75.3%降到38.1%;堆肥周期缩短到20 d左右,大大低于传统好氧堆肥工艺的堆肥周期.  相似文献   
99.
曲轴是发动机的五大关键部件之一,它承受着由连杆传来的燃气爆发力和整个曲柄连杆机构的惯性力,主要承受交变弯曲载荷和扭转载荷,在曲轴内将产生复杂的交变应力.同时,曲轴形状复杂,应力集中严重,各轴颈在很高的比压下高速滑动,可引起表面磨损.因此,曲轴必须有较高的疲劳强度、耐磨性能和抗擦伤能力.目前国内对船用曲轴主要采用渗氮处理、圆角滚压强化、中频淬火等工艺强化曲轴[1].  相似文献   
100.
为克服S变换计算量大和不能准确估计某些电能质量扰动参数的缺陷,结合改进S变换和不完全S变换提出了一种估计电能质量扰动参数的新方法。首先给出了改进不完全S变换的计算过程,接着讨论了不同类型扰动信号求改进不完全S变换所需的最佳窗宽系数;然后介绍了参数估计的特征量提取,它是针对不同扰动频率点自适应地采用最佳窗宽系数求改进不完全S变换得到的模向量;最后说明了由这些特征量进行电能质量扰动参数估计的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算法简单、运算量小、估计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