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2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01.
矩阵变换器双空间矢量调制简化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矩阵变换器(MC)常规的双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中需要进行正弦函数、反正切函数计算和查表,增加了数字实现的复杂性。通过对MC虚拟整流器和虚拟逆变器通用开关函数的推导,提出了双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的一种简化算法,该方法定义了同通用开关函数变化一致的参考电压,并根据参考电压各分量直接计算有效空间矢量在各个扇区内的占空比。该方法避免了正弦、反余切函数的计算和查表问题,算法简单,提高了运算速度和精度,对提高开关频率有重要意义,还给出了一种判别扇区的简化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2.
交直交矩阵变换器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矩阵变换器(CMC)有许多优良的性能,然而由于控制策略复杂而带来的换流问题,使CMC至今还没有应用于工业领域。本文提出了18开关交直交矩阵变换器(AC-DC-AC MC)的拓扑电路,它不但具有与CMC相同的性能,还能够克服CMC的不足之处。结合输入侧零电流换流策略,采用PWM整流控制和SVPWM逆变控制完全解决了换流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输入输出波形。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3.
为进一步加强某县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对该县化工企业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对隐患排查方式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该县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研判,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4.
为减少工件报废率和经济损失,介绍了一种退除铜及钢铁基体上电镀镍层的工艺。该工艺包括除油、退铬(采用体积分数为50%的盐酸溶液)、退镍(在60~80°C下采用80~100g/L退镍粉 10~20g/LH2SO4溶液)和脱膜(采用质量浓度为100~200g/L的氰化钠溶液),适用于电镀镍不合格品的处理及含镍镀层工件的返修,具有退镍速度快、对基体无过腐蚀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5.
针对目前矩阵变换器存在电压传输比低的缺陷,在对拓扑结构的基本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称为Boost矩阵变换器的电路拓扑结构.推导了其电压传输比与占空比之间函数关系的解析表达式,阐述了所采用的离散滑模控制策略的设计方法,并通过仿真对其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拓扑结构能实现输出电压和频率在一定范围内的任意调节,其电压传输比既可大于1,也可小于1,且直接输出高品质的正弦波而无需滤波环节,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6.
对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矿用直流架线小机车的交流传动系统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种新颖反电势定向矢量控制方法,经过在现场3个月的工业运行证明该控制策略可行.此系统解决了矿用直流架线小机车交流传动系统一些技术问题,例如启动、过无电区等.  相似文献   
207.
以3-二甲胺基丙胺和油酸为主剂制备具有叔胺结构的CO2响应性单体N,N-二甲基油酸酰胺丙基叔胺(DOAPA),将其与有机反离子互配构建具有CO2响应性的蠕虫状胶束(CO2-TWMS)。通过体系与CO2接触前后的电导率、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变化表征体系的响应性,结合体系表面活性变化及致密基质/裂缝双重介质CO2驱替与CO2-TWMS防窜过程中的压力和采收率变化揭示CO2-TWMS防窜性能与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当反离子为对甲苯磺酸钠,与DOAPA的摩尔比为1:1时,CO2-TWMS体系的黏度最大。CO2和N2能够刺激体系电导率在0.9ms/cm和1.95ms/cm之间可逆变化、诱导微观形貌在蠕虫状胶束和球形胶束间转换。此外,CO2能够将体系临界胶束浓度从1mmol/L降低至0.25mmol/L,最低表面张力从30.2mN/m降低至29.1mN/m,体系在气液界面的吸附效率和效能增强,有利于胶束的形成。在致密基质-裂缝双重介质中,CO2诱导蠕虫状胶束形成,增大驱替过程中的压差,扩大CO2驱替波及效率,采收率提高2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