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工业技术   9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氯化钾硫酸转化法制硫酸氢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硫酸氢钾用氨中和制备硫酸钾的生产工艺,研究了水溶液中氯化钾和硫酸反应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制得的中间产品硫酸氢钾影响。  相似文献   
32.
设计出了以氯化钾和硫酸为原料在水相中分两步反应制备氮钾硫复肥的生产工艺 ,给出了制备中间产品硫酸氢钾和硫酸氢钾与氨中和的适宜条件 ,得到的氮钾硫复肥产品完全可以满足农业需求  相似文献   
33.
回顾了西山矿务局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该局在推广锚杆支护中所做的5项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提出推广锚杆支护尚需解决的3个问题。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介绍了膨润土常见的改性方法及其改性产品作为吸附剂在废水处理中的最新应用,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针对水处理过程中使用聚丙烯酰胺后残留丙烯酰胺的问题,以膨润土为吸附剂,研究了膨润土对丙烯酰胺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膨润土对丙烯酰胺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最大饱和吸附量Qmax为232.558 mg/g,吸附热为3.92 kJ/mol,主要为物理吸附.通过XRD和FT-IR表征,分析丙烯酰胺主要通过-NH2和-C=O基团与膨润土产生氢键作用,并发生插层吸附.  相似文献   
36.
由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复合膨润土吸附剂,通过FT-IR、XRD、TG-DTG、比表面积和SEM对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钠与膨润土发生插层聚合反应,形成了致密和热稳定性较好的层状复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复合膨润土具有—COO-基团与膨润土层间阳离子及Si—OH、Al—OH基团的络合作用要强于聚丙烯酰胺复合膨润土,易于络合溶液中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复合膨润土通过离子交换和络合吸附Pb2+,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平衡吸附量为112.74mg/g。  相似文献   
37.
以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钙基膨润土为主要原料,采用钠化改性及水溶液聚合连续工艺合成了系列复合膨润土,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丙烯酰胺的溶出量和对Pb2+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在膨润土层间发生了插层聚合,复合膨润土为片层结构,稳定性较好. 复合膨润土对Pb2+的吸附量高于粉末膨润土和钙基复合膨润土,且吸附量随膨润土含量增加而增加,膨润土含量为90%的钠基复合膨润土对Pb2+的吸附量可达118.35 mg/g,吸附符合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8.
用苦卤与工业液碱NaOH水热反应合成碱式硫酸镁(MOS)晶须,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液碱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液相组成和产品形貌的影响,用XRD和SEM等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并对反应后母液进行钾盐和钠盐分离。结果表明,适宜的MOS合成条件为Mg~(2+)与OH~-摩尔比1:1.5及NaOH浓度4 mol/L、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7 h。合成晶须后的母液按Mg~(2+)与OH~-理论摩尔比1:2反应,使母液中Mg~(2+)完全转化为Mg(OH)_2晶体。除镁后母液根据0和25℃时Na~+, K~+//C~l-, 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图、25和100℃时NaCl-KCl-H_2O三元体系相图,通过蒸发浓缩结晶和低温结晶分离出NaCl, Na_2SO_4?10H_2O和KCl。  相似文献   
39.
为了对苦卤结晶析出的Na(Cl,Br)固溶体中氯化钠组分和溴化钠组分进行分离,测定了NaCl–NaBr–CH3OH三元体系在273及323 K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根据测得的液相点和湿渣相点确定了对应的固相点,由此绘制出了两个温度下的相图。结果显示,273及323 K温度下该三元体系的相图特征相似,均只有一个共饱点、两条饱和溶解度曲线,对应的固相结晶区有三个:NaCl纯盐结晶区、NaCl和Na(Cl,Br)固溶体共结晶区、Na(Cl,Br)固溶体结晶区。NaBr在无水甲醇中溶解度的增大导致NaCl溶解度大幅减小,说明NaBr对NaCl产生了较强的盐析效应,273 K时两种溶质在甲醇中的溶解度均比323 K时的溶解度大。依据273和323 K的NaCl–NaBr–CH3OH体系相图及298 K的NaCl–NaBr–H2O体系相图设计了分离Na(Cl,Br)固溶体中氯化钠和溴化钠的工艺。  相似文献   
40.
测定了25C下K2SO4CO(NH2)2H2O及(NH4)2SO4CO(NH2)2H2O 两个三元体系相平衡的数据,并依据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对实验测定值进行了关联,关联结果与实验测定值相吻合. 通过测定25oC下K2SO4(NH4)2SO4CO(NH2)2H2O四元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可知尿素不能与硫酸钾或硫酸铵形成复盐,因此该四元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可近似由其所含三元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推算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