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TiH_2、ZrH_2的脱氢特性,结合粉末冶金方法,将TiH_2、Nb和ZrH_2粉末经混合球磨、压制成形,真空烧制得到Ti-13Nb-13Zr合金,对样品进行金相显微镜、SEM、XRD分析,结果表明:烧结坯体相对密度达到92.2%,合金主要组织为α+β型片状魏氏组织,且在合金形成过程中β稳定元素的Nb发挥作用,使得钛的β相在降温完成后仍稳定存在;α-Ti及α-Zr为六方密排(hcp)结构,β-Ti、Nb及β-Zr同为体心立方(bcc)结构。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一种低温合成方法制备纯净的WC-6%Co纳米复合粉末。研究碳源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复合粉显微组织和碳含量的影响。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由葡萄糖分解出的碳比碳黑具有更高的活性,在氢气氛中加热至900℃并保温1 h可以合成得到纳米晶WC-Co复合粉。复合粉中的单个WC颗粒被Co相互粘结成细长的带状。碳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在800~1000℃范围内时,总碳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氢气流量在1.1~1.9 m~3/h范围内时,总碳含量和化合碳含量随着氢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DZ22B表面沉积一层NiCrAlYSi抗高温氧化涂层。利用SEM、XRD、EDS和电子探针等,分析了涂层的微观形貌、组织结构、物相和元素分布规律。研究了涂层和基体在1050℃的静态空气环境中恒温氧化200 h的氧化动力学规律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沉积态涂层致密均匀,无孔洞等明显缺陷。经热处理后,涂层发生了β-NiAl向γ'-Ni_3Al的转变,主要物相为γ'-Ni_3Al/γ-Ni、β-NiAl和α-Cr相。恒温氧化200 h后,与基体相比,平均氧化速度由0.096 7g/(m~2·h)降到0.0340g/(m~2·h),显著提高了基体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氧化初期,涂层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致密的α-Al_2O_3保护层,阻止氧向涂层内部扩散,从而大大提高了抗氧化性能。氧化过程中,涂层与基体的界面处发生了元素互扩散现象;主要为Cr元素从涂层向基体的内扩散和Co、W和Y元素从基体向涂层的外扩散。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Ce元素对Sn20Bi0.7Cu 1.0Ag/Cu界面层组织异常生长的抑制机制.在铜基底上制备了Sn20Bi0.7Cu1.0Ag-xCe (x=0.01~0.20;%,质量分数)/Cu焊点.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焊点界面的相组织结构、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层形貌,并测量了IMC层厚度.通过实验数据计算...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具有高矫顽力的2:17型SmCo磁体,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得的具有高矫顽力、低温度系数的2:17型磁体的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磁体具有胞状显微组织,胞内为菱方结构的2:17相,胞壁为六方结构的1:5相,具有六方结构的2:17相位于胞状组织的内部;整齐、完整的胞状组织是获得高性能磁体的必要条件;胞状组织的尺寸大小和各元素在各相中的分布是决定矫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添加钴对W-Ni-Fe高密度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原料粉末中加入微量的Co元素,用粉末冶金液相烧结法制备了W-Ni-Fe高密度合金;采用金相显微镜、SEM等仪器对合金组织和杂质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钴元素后,增强了基体相对钨颗粒的润湿性,使钨颗粒表面更加圆滑,更加有利于塑性变形;提高了合金的钨颗粒与基体相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提高了合金的强度和延伸率。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高温永磁体的现状,总结了影响高温磁体使用温度的关键因素,介绍了永磁体Sm(CoCuFeZr)z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成分对高温永磁体Sm(CoCuFeZr)z使用温度(内禀矫顽力Hci和温度系数β)的影响,概括了其矫顽力机理,并探讨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高比重钨合金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从原材料、烧结工艺及其后处理、强韧化和杂质影响等方面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近十年来在高比重钨合金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并从这些方面详细讨论了影响高比重钨合金性能的具体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钨合金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9.
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晶软磁合金具有较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导率、低高频损耗等特点.对牌号为Finemet、Nanoperm和Hitperm等三类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进行了分类综述,分别介绍了各类合金的成分、性能、显微组织结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并对它们的非晶晶化过程机理以及影响合金软磁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Al-V含量对钛基合金性能的影响,以TiH2粉、Ti粉为原料,制备不同含量铝、钒(质量分数:0,2.5%,5%,7.5%,10%)的钛合金试样,通过对样品的力学性能、物相、显微组织、断口形貌的分析,研究了铝钒含量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原料对应烧结试样的相主要由密排六方结构α-Ti和少量的体心立方结构β-Ti构成,铝钒含量的增加对烧结样品物相的相对含量无明显影响,但XRD衍射峰稍向右偏移;纯TiH2和纯Ti烧结试样为等轴组织,加入铝、钒合金元素后纯TiH2粉对应的组织为片状组织,纯Ti粉对应的组织以等轴为主,随铝、钒的增加,对应组织形貌变化较小;纯TiH2和纯Ti烧结样品的抗拉强度分别为562.88和513.44 MPa,强度较低,但延伸率高,分别为28.15%和29.09%;随铝、钒含量的增加,TiH2和Ti对应样品的强度、硬度增加,延伸率下降,最大强度值分别为914.10和937.23 MPa,对应的延伸率分别为7.60%和10.89%。随铝钒含量的增加两类合金的脆性增加,塑性降低,加入铝钒后纯TiH2粉对应试样断口形貌主要呈条形花样和少量韧窝,纯Ti粉对应试样断口以韧窝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