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1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214篇
工业技术   630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569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方景礼  武勇 《表面技术》1994,23(4):167-173
着重用实例介绍了表面增强喇曼光谱(SERS)的原理和在表面分析中的多种应用。阐述了产生表面增强喇曼效应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理论。并对SERS与红外光谱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2.
本文简要介绍了热连轧冶金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报技术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作用.  相似文献   
93.
变形Fe-Nb-C合金的室温至180℃内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宁  戢景文 《金属学报》2002,38(3):230-234
测量了700℃,30min水冷后变形Fe-Nb-C合金室温至180℃的内耗,发现除Snoek峰外,合金在此温度区还有阻尼峰。测量了合金经过980℃,2h中间处理样品的内耗,并给出变形及室温原位时效的汽车钢ST14与GBPH340的内耗结果。认为Fe-Nb-C合金的变形“B”峰。是被饱和Cotterll气团碳原子团簇钉扎的位错段拖曳碳的稀Cottrell气团运动引起的,是合金在变形时碳原子稀Cottrell气团择优分布在位错上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F? P—N合金加?对Snoek—Ke-Koster(SKK)峰的影响,发现与合金含La,P的原子浓度比(C_(La)/C_p)有关:对于C_(La)/C_p较大(例如4.56和2.6)的合金,La有明显增强SKK阻?效应:对于C_(La)/C_p=0.27的P过饱和合金,La对SKK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5.
稀土对工业纯铁中温内耗的影响SCIE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稀土对工业纯铁中温内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影响程度和热处理过程密切相关,铁中稀土有合金化作用.炉冷后变形铁在600℃时效,仍存在Snoek Ke-Koster(以下简称SKK)峰;随时效温度升高,SKK峰温度T_p不是单一下降,在600℃时效出现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96.
张九渊  林勇 《表面技术》1990,19(5):38-43
介绍一种适用于不锈钢抛光用的 ZH-1抛光乳化液,该液具有抛光、润滑、防锈和冷却等多种功能;讨论抛光工艺的操作条件,采用本技术用SUS321板抛制镜面板时,抛光速度可提高24倍,抛光质量可达 R_n<0.04μm。  相似文献   
97.
<正> 通常在25 t碱性电弧炉炼20Mn铸钢的工艺是:钢水中C量达0.15~0.19%时扒氧化渣,铸后加锰铁或硅锰合金、硅铁和石灰石脱氧,最后在钢包中用铝及硅钙脱氧.它不能保证S<0.025%.新工艺Ⅰ~Ⅳ可以获得低S量,特别是Ⅳ,得到的S比通常工艺低31~40%.方案  相似文献   
98.
薄板坯连铸结晶器技术及钢种开发的几个问题分析(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勇 《上海金属》2006,28(2):1-8
薄板坯连铸结晶器是薄板坯连铸技术的核心,通过对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水的流动、传热以及凝固壳的收缩和变形行为的研究,分析了连铸坯几种典型裂纹缺陷的形成原因;并结合实验室和生产实践,对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冷轧基料用B微合金化钢、电工钢、V-N微合金高强度钢等的工艺特性以及钢材性能进行了分析。文章分二次发表,本次是上海金属2006—1期文章的续栽,内容是关于薄板坯连铸连轧典型品种的开发以及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SiC颗粒增强Al-Cu合金叠层复合的制备方法,研究了叠层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增强层的耐磨性与SiC颗粒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SiC颗粒体积分数为20%时该的抗弯强度最大,磨损量最小;SiC颗粒与基体结构强度及层间宏观应力影响材料的强度性能。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