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满足可穿戴智能纺织品微电子功能元件的供能需求,柔性储能器件成为研究的重点。电极是储能器件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器件能量存储的大小。本文以导电镀银锦纶织物为基体,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将金属锌(Zn)负载在织物表面,再通过化学聚合和电化学聚合两种方式构筑导电高分子聚吡咯(PPy)。分别对Zn@PPy/织物电极的表观形貌、电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评价,并探究化学聚合和电化学聚合PPy及磁控溅射时间对织物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磁控溅射镀技术可在织物表面实现Zn膜的均匀生长,表面方阻为1.51Ω;制备的Zn@PPy/织物电极比电容高达1 185 mF/cm2,是PPy/织物电极的4.21倍。该织物电极制备方法简单,在可穿戴纺织品微电子供能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采用一步法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选用A~D4种配比制备了聚氨酯泡沫材料,通过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和噪声振动测试系统等对聚氨酯泡沫的泡孔结构、热稳定性及吸音隔音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聚醚多元醇的用量对聚氨酯泡沫成分未造成差异,聚氨酯泡沫中出现闭孔、半闭孔、开孔并存现...  相似文献   
53.
为解决废弃聚苯硫醚(PPS)纤维和滤袋通过焚烧或填埋方式处理,造成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等问题,促进废弃PPS纤维的高效高价值回收利用,对目前国内外废弃PPS纤维回收再利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了废弃PPS纤维的回收再利用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溶解、化学分解、机械粉碎、纤维拆解、熔融加工和直接利用,并梳理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回收制品的特点;然后分别从废弃滤袋清灰处理、滤袋纤维成分复杂和回收利用成本高3个方面分析影响废弃PPS纤维回收再利用的技术难点;最后提出建立PPS滤袋生产、使用和回收三方企业的联动机制,根据不同工况条件分层分类管理回收废弃PPS滤袋,以期为PPS纤维的高值回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徐珍珍 《广西轻工业》2013,(12):146-147
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学培养计划"的背景下,《纺织材料学》实验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重要的专业课程,适应社会需要,改革其实验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条件,建立一支专门的实验师资队伍,有利于"纺织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55.
为提升杯芳烃纤维对Pt(Ⅱ)的平衡吸附量,依次通过酰胺化、还原法和静电纺丝法制备了杯芳烃/还原氧化石墨烯(CrGO)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分析了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并采用吸附实验研究了纤维的吸附选择性、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模型.结果表明:CrGO纤维直径为(2±0.5)μm,具有褶皱...  相似文献   
56.
57.
58.
5-己烯自由基进攻双键碳原子,形成五元或六元环分子,在有机合成中被广泛地研究。利用ABEEMσπ模型所获得的Fukui函数和广义Fukui函数,分别结合局域硬软酸碱(HSAB)原理,预测烷基取代的5-己烯自由基闭环反应的区位选择性,取得了与实验相一致的结果;并且广义Fukui函数可以作为分子间活性指标,预测反应之间的活性序列,与实验上的速率常数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9.
一、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国内外现状与趋势鉴于现代纺织工业多技术交叉渗透发展,国内外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从培养模式、知识结构、培养目标上对传统纺织工程专业进行了改造,主要体现在:1.从培养传统的技术应用型专门化人才转变为创新复合型科技开发和管理经营型通用人才。2.将纺织与材料、轻化工、信息技术、服装、管理与商贸等学科进行融合,拓宽知识面,增强通用性。3.密切跟踪国际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培养与科技发展同步。4.充分体现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及学生创新能  相似文献   
60.
为了调控聚乳酸(PLA)纳米纤维的孔结构,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PLA母粒为原料,三氯甲烷(CF)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溶液为溶剂,制备了平均直径在1.37μm的PLA纳米纤维,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LA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随着纺丝液中CF含量、聚合物浓度、环境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纺丝电压和灌注速度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同时,环境湿度对纤维表面孔结构有显著影响。随着湿度的增加,纤维表面孔的分布密度增加,且形状由圆形转变为椭圆形。此外,与表面光滑的PLA纳米纤维(2.4 m2/g)相比,所制备的PLA多孔纤维的比表面积提升了10倍(24.0 m2/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