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工业技术   2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研究3 D-CAPP技术,通过构建三维工序模型作为信息载体实现设计和制造信息的共享.首先提出了基于特征本体的工艺知识管理方法,分析了特征本体的构建思想,阐述了在Pro/NC模块下面向特征本体信息生成工序模型的原理及整体构建框架.研究了毛坯模型转换、特征本体信息向NC操作命令映射、工序模型配置管理关键技术.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实现了三维工序模型的有效构建和表达.  相似文献   
102.
使用除草剂防除农田杂草,是农业现代化生产中的一项先进技术,具有省时、省功、低成本、高效益的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草剂的作用机制基本都是对高等植物的生理代谢产生干扰、抑制或破坏,因此在使用除草剂杀草的同时,难免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当这种不良影响达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提高雷达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在分析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型定义的雷达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技术。以雷达生命周期中的BOM转化为核心,建立了基于模型定义的雷达质量数据管理模型。分析了雷达生命周期内各阶段BOM的转化过程,建立了基于xBOM的雷达质量过程管理模型。建立了雷达生命周期质量数据管理体系结构,并对基于模型的雷达质量数据定义技术、基于模型成熟度的雷达协同质量管理技术、以MBD为核心的雷达质量管理标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4.
针对机电系统各组成单元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多层次可靠性模型与评价方法。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机电系统进行分层结构化处理,构建了多层次可靠性评价体系。其次,在可靠性框图的基础上,考虑每个单元的权重系数,构建了多层次可靠性模型。然后,结合风险优先数法和模糊规则,提出了基于模糊判断的权重系数确定方法。最后,针对某型雷达机电系统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常规可靠性分析方法更为合理,可靠性预计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5.
实现工艺信息在三维模型上的标识是目前三维数字化工艺研究的热点。针 对此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BD 技术和GB/T 24734-2009 的机加工工艺信息标识方法。 该方法有效地规范了机加工工艺信息标识符号的构建和组合方法,并通过三维标注实现工艺 信息与模型的关联,使工艺设计人员和制造人员能快速直观地浏览与获取加工工艺信息。在 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基于Pro/E 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 用性。  相似文献   
106.
随着三维数字化设计得到广泛应用,对产品三维建模标准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介绍了该领域国内外标准研究现状,并重点阐述了《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系列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编写原则。本系列标准的发布和应用,标志着我国机械产品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7.
基于端信息自适应跳变的主动网络防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信息跳变是目前主动网络防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构建了固定策略下的定时隙端信息跳变模型,分析了固定跳变周期引起的防御收益下降和跳变边界数据包丢失造成的服务损失问题。提出了基于非广延熵和Sibson熵融合的实时网络异常度量算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端信息跳变周期和跳变空间自调整策略,构建了主动网络防御模型,提高了防御收益。给出了基于网络时延预测的跳变周期拉伸策略,保证了跳变边界的服务质量。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模型在网络防御中的有效性和良好的服务性。  相似文献   
108.
针对流交换中网络抖动和流变换导致的流指纹不可用、不可信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流特征的半脆弱流指纹编码方案(ACSF)。首先,采用流特征参数作为生成哈希消息验证码(HMAC)密钥、确定HMAC置乱方式以及选择伪噪声(PN)码初始相位的依据,将密钥空间提高到O((k+1)·(S·O(KEN))),增加了敌手穷举的计算复杂度;同时,增加流指纹自适应性,将解码计算复杂度降低到O(k2·l·nf),提高了解码效率。其次,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在多流互扰强度达到66.7%时,解码正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实现了过滤非恶意处理;而且,采用HMAC技术,使得篡改定位准确率为98.3%以上,使指纹具有半脆弱性。最后,对ACSF的安全性、篡改定位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9.
针对雷达产品多品种、变批量研制模式所带来的结构设计上的新矛盾,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产品开发的设计思想.论述了虚拟产品开发的特点及其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某型雷达转台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虚拟产品开发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协同研发模式下CAD/CAE数据异构问题,采用降特征处理和预定义几何细节过滤方法,开发了CAD/CAE数据自动处理与转换软件CADWorks,实现了CAD/CAE的数据融合。该软件针对雷达典型结构形式定义了多种转换脚本,实现对模型的不同控制精度和过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