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17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 ,试验研究了典型镁合金ZM5的各组元对性能的影响 ,特别研究了添加金属银对性能的改善。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新型镁合金GQMZ96的成分和配比 ,该合金与国内外常用镁合金相比 ,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 ,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2.
用FeNiCrSiB非晶合金箔作中间层,在大气环境下用氩气保护,采用瞬时液相扩散焊(TLP)双温工艺和传统的TLP工艺对T91/12Cr2MoWVTiB异种钢管进行连接,测试了常温下接头的力学性能,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其弯曲断口形貌及接头界面的显微特征。结果表明,T91/12Cr2MoWVTiB异种钢TLP双温工艺有利于提高接头组织性能,形成的界面模糊,起始断裂区形貌为韧窝,扩展区断口为解理断裂,没有明显的二次裂纹。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利用新一代AVR单片机(AT90S851 5)实现蓄电池剩余电量在线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针对闭合回路自然循环单相一两相流动的过渡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循环流动由单相向两相过渡过程中,流量随入口温度的变化曲线存在明显的拐点,经理论分析,运用Levy模型和Saha-Zuber模型验证,证实拐点为自然循环过冷沸腾净蒸汽产生点,即单相和两相的过渡点;过渡点两侧自然循环流动的流量与入口温度呈不同的线性关系,体现了单相和两相流动的差异,净蒸汽的产生大幅度提高自然循环能力。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原理及特点,并与蒸气压缩式水源热泵进行了一次能源效率下的制冷EER、制热COP、冷热平均COP’和制冷制热能力比ε的比较,得出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与蒸气压缩式热泵各自的最佳工作域。  相似文献   
96.
磺化钻井液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OD/COD比值法、呼吸速率法以及摇瓶实验方法对混凝后钻井废水及将其经光催化氧化后出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测试,并对这3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仅经过混凝的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很差,不适用于生物法处理,而经光催化氧化预处理后,使其可生化性明显得到提高,经摇瓶实验处理后,其出水CODCr最小可达118mg/L,达到GB8978—1996二级标准;3种可生化性测试方法相比较表明,呼吸速率法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7.
试验研究了德国牌号GGG40球铁的生产方法。确定了铸件成分、熔炼工艺,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进行了测试和简要分析。通过了装车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并超过进口铸件的标准,完全实现了国产化。  相似文献   
98.
图像边缘检测二维小波算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边沿作为图像视觉的最主要特征,成为图像信息获取的重要内容。小波变换具有检测局域突变的能力,而且可以结合多尺度信息进行检测,因此成为图像信息边缘检测的优良工具。根据二维小波变换的特点,分析了利用二维小波进行图像边缘检测的基本原理,并设计了利用二维小波变换进行多尺度边缘匹配的检测算法。基于研究结果,编写了计算机应用程序,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9.
张华  文太安  张红岩 《中州煤炭》2004,(1):32-32,34
针对SSJ-1200/M(A)型带式输送机减速机轴伞齿轮频繁断齿故障,经过分析研究,探讨出一种有效的伞齿轮啮合间隙的检测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利用1971-2010年的浑江流域面雨量资料和1991-2010年的东亚地面天气图资料,对影响浑江流域的强降水天气日数进行了统计特征分析,并归纳出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及其移动路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Arc GIS建立的浑江流域强降水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