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56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均匀流场中雷诺数570~5000内串列阶梯圆柱的流致振动现象,阶梯圆柱的覆盖率为R=50%,直径比为D/d=1.5。试验过程中,上游圆柱固定,下游圆柱可沿横流向自由振动。考虑了s/D=2,4,8,16四种间距比和上、下游阶梯圆柱同相布置和反相布置两种情况。结果表明:间距比对于串列阶梯圆柱间的相互作用有着明显的影响,间距比的变化会改变柱间流动模式,导致下游圆柱的振动特性发生改变;对于反相布置,在小间隙比和高折合流速的条件下,下游阶梯圆柱发生尾流驰振,振幅随着折合流速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当间距比s/D≥8后,外形相位的影响则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562.
这是一篇矿物陶瓷材料领域的论文。为了增强胶结砂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将高炉矿渣纤维与河砂、水泥和水混合后压制成加筋胶结砂试样。通过开展无侧限压缩实验研究了高炉矿渣纤维的掺量和长度对加筋试样强度于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胶结砂试样的无侧限强度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在掺量超过0.3%后明显降低;采用5 mm和10 mm的两种长度纤维进行实验,在相同掺量条件下,长纤维对胶结砂强度的增强效果是短纤维的1.25~1.55倍左右;经过微观形态观察,发现高炉矿渣纤维掺入胶结砂后,提高了颗粒间的黏结程度和团聚效果,进而增强了胶结砂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563.
目前业界对废钢智能评级和扣杂的方案都是基于目标识别模型,但是目标识别模型与语义分割模型相比其无法精确刻画废钢的边界,造成对废钢的面积估计和特征采集不精准。然而当前语义分割模型众多,如何选择一种适合废钢判级场景的模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首先在实验室建立1∶3物理模型,模拟不同类型废钢入厂验质场景;然后,用2K分辨率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最后,将主流的20种语义分割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试验表明,在139张废钢数据集上应使用全卷积神经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 FCN)模型搭配高分辨率网络(high-resolution net, HRNet)对废钢进行语义分割;在图像增强的1 529张废钢数据集上应使用基于Transformer改进的高效语义分割模型SegFormer-B5对废钢进行预测分类;从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mIoU)评价指标来看,FCN和基于上下文表示的语义分割网络(object-contextual representations network, OCRNet)使用HRNet主干网络比...  相似文献   
564.
为处理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解的多目标JAYA (MOJAYA/D)算法。该算法在原始基于分解的多目标算法的基础上,将JAYA算法延伸至多目标优化领域;同时,引入Lévy飞行策略增强算法的扰动,并且增加一个反馈学习阶段来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使得算法的多样性和全局寻优的水平得到提高。为了验证提出算法的性能,将该算法在ZDT和DTLZ测试函数上与几个经典的多目标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OJAYA/D在收敛性和多样性方面都优于其他比较算法。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多个目标准则下的图像分割问题。分割结果表明,MOJAYA/D在处理图像分割问题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65.
为分析动车组避雷器炸裂原因,对炸裂和检测不合格的避雷器进行了解体检查,研究发现在阀片侧面存在电蚀痕迹,阀片上下表面存在白色粉末状物质,绝缘筒内表面存在树枝状放电通道。能谱分析表明,缺陷阀片表面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含有明显的氧元素,是内部受潮氧化所致。为分析其电树枝的形成原因以及内部水分对电场分布影响,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弹簧定位块位置偏移、绝缘筒存在电树枝和泄放口附近存在裂纹3种情况下的电场分布情况开展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弹簧定位块位置的偏移对绝缘筒内表面电场影响较大,当定位块紧贴绝缘筒时,场强为22.23 kV/cm,可在过电压作用下形成电树枝;电树枝对绝缘筒内表面电场存在畸变作用,电树枝一旦形成可进一步畸变电场,引导电树枝往前发展;在干燥情况下,泄放口附近裂纹对绝缘筒内表面场强影响不大,而当避雷器受潮时,裂纹端部场强可以达到26.1 kV/cm,可能引发局部放电,并引导电树枝往泄放口发展。  相似文献   
566.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针对PLC应用课程设计,以科技项目为依托,设计了薄板对焊焊缝自动跟踪控制系统设计实例。该系统以西门子S7-200 SMART PLC为控制核心,对课程设计的任务、目标、原理、系统软硬件设计、实施过程、实验结果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课程设计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融合多个知识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