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5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主要研究了钛合金TC4的高速铣削。着重讨论了钛合金TC4高速铣削过程铣削力的问题,研究了切削参数、刀具磨损及刀具材料等对铣削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2.
轮廓曲线的双圆弧逼近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端点加两切矢的双圆弧构造法 ,提出对样条曲线利用ACIS提供的函数进行双圆弧逼近处理的方法 ,为在平面型腔加工中 ,最终获得轮廓走刀的轮廓曲线  相似文献   
153.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较大长径比异形截面直通道孔腔抛光的振动抛光装置,分析了振动系统的幅频特性,了解了影响振动装置振幅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54.
Cymbal换能器具有较高等效压电常数的特点,使其可能成为开辟新能源的一条有效途径。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换能器共振和非共振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电耦合场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Cymbal换能器在共振交变载荷作用下所产生的开路电压很高,但由于此时所产生的应力较高,使得换能器工作失效;而在低频非共振交变载荷作用下该换能器能够正常工作,并产生与载荷同频率的具有一定幅值的交变电压。仿真结果表明,Cymbal换能器在非共振低频状态下,可以产生与载荷力同周期的具有一定大小的电压,可作为收集常见低频振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压电换能元件。  相似文献   
155.
针对传统生态动态监测方法的不足,简述了“3S”技术的优势,着重介绍了“3S”技术在矿山生态建设中方案构建的过程;并通过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要特征的贵州沿河谯家矿山生态建设为工程应用实例,探讨“3S”技术的应用效果,提交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6.
大型走滑双重构造是造山带中重要构造,它可以发育于造山带演化的不同阶段,同时也是陆内变形的重要方式。大型走滑双重构造的形成具有特殊的边界条件,在不同类型造山带演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样,然而目前还缺少足够的认识。中亚造山带是全球显生宙规模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大规模的走滑作用在该造山带的演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在该造山带中段的阿拉善地区识别出了一个大型的近东西向的走滑双重构造,该双重构造由7~8条不同方向的次级韧性剪切带组成,东西长约500 km,南北宽约350 km,面积约200000 km2。形成一个巨大的S-C like构造,发育时间为古生代末期—早中生代,区域运动学性质为韧性右行走滑,单条剪切带的走滑位移10~60 km,累积走滑距离250~500 km。它是中亚造山带南缘晚古生代末期—早中生代巨型韧性剪切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古亚洲洋关闭后中亚造山带整体变形的一部分。该走滑双重构造分别连接了西侧天山以及东侧兴蒙造山带不同类型的走滑变形,它的形成与较热的岩石圈以及不均一的造山带组成有关,而走滑双重构造的作用也是造成造山带内部结构均一化的过程。结合造山带的类型,一般走滑双重构造多发生在增生型造山带,而碰撞型造山带一般由于较冷的岩石圈而相对缺乏此类构造。阿拉善大型走滑双重构造是中亚造山带中少有报道的大型构造,它是造山带不均一的物质组成、强烈的岩浆作用以及华北克拉通的阻挡而造成的应变集中所导致,它不仅是连接中亚造山带东西的枢纽,而且也是构建中亚造山带结构的重要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