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动电位伏安法对纯铜电极、纯钴电极以及含钴量5.1%、9.7%、15%、25%和40%的铜钴合金电极在硼砂—硼酸缓冲溶液(pH8.5)中的光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纯铜电极、纯钴电极和铜钴合金电极均显示P-型光响应,纯铜电极的光响应来自Cu2O,纯钴电极的光响应主要来自Co3O4,铜钴合金电极的光响应来自Cu2O和Co3O4的共同作用。纯铜电极在阳极氧化过程中存在着Cu的阳极溶解和电极表面生成Cu2O膜的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Cu2O膜的生成,除氧与否影响纯铜电极的成膜反应。纯钴电极电位正向扫描时不显示光响应,负向扫描时显示阴极光电流。铜钴合金电极的光响应随含钴量而变化。  相似文献   
22.
采用成本收益模型研究了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在电网削峰填谷作用中的电价机制。从单一容量电价、单一电度电价、两部制电价3种电价机制讨论了固定投资回报期下的储能电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能量型的钠硫电池储能系统,采用单一容量电价机制来制定储能电价不太合适,而采用单一电度电价和两部制电价机制则更为合适。随着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单位能量建设成本从3 000元/kW·h降至1 000元/kW·h,采用单一电度电价和两部制电价机制制定的放电电价可控制在1元/kW·h左右,初步具备了与上海工商业高峰时段电度电价竞争的优势。  相似文献   
23.
通过增加杆上变压器数量来扩大电网容量,会大大增加电网线路的改造成本。为此,采用由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充、换电站电动汽车电池和自行研制的能量转换装置(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组成的储能系统,通过实验室模拟对低电压线路进行调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电功率增大,可利用的电池容量减少;在放电功率为3 kW时,1个电池箱工作电压为69~80 V,5个电池箱串联可满足PCS直流侧电压在324~438 V的要求;在低电压时段通过电池储能系统放电给供电线路,可以有效提升线路电压。与增加杆上变压器扩容方法相比,电池储能调压装置具有安装简便、占地少、投资小、移动灵活、可重复利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4.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分布式负载用电的随机性迫切需要具有缓冲作用的储能系统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阐述了储能技术的意义、特点、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介绍了上海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上海地区电网的特点,提出了上海地区储能技术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5.
在0.01 mol/L硼砂缓冲溶液中,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为配体,与Cu2 、Pb2 、Cd2 、Ni2 络合,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金属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并计算出它们的稳定常数.实验结果表明,DDTC分别在257、282 nm处出现两个最大吸收峰,而Cu2 、Pb2 、Cd2 、Ni2 配合物分别在紫外区的304、305、303、321 nm处有最大吸收峰;DDTC与Cu2 、Pb2 、Cd2 、Ni2 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4.05×1011,2.67×1011,2.14×1011,4.01×1010,其稳定性顺序为:Cu(DDTC)2>Pb(DDTC)2>Cd(DDTC)2>Ni(DDTC)2.  相似文献   
26.
在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动汽车与家庭用电互动(vehicle to home,V2H)技术成为车电互联研究领域新的焦点。首先,对V2H模式中家庭能源管理系统调度电动汽车参与家庭供电进行了分析;其次,以最大化利用太阳能,减少家庭用电费用为目标,给出多情形下电动汽车与含分布式光伏(photovoltaic,PV)的智能家居互动的调度优化算法;最后,以上海市某小区用户为例,对比研究了晴天、多云、阴雨3种天气条件下光伏出力变化和电动汽车用户短途、中途、长途出行情况下V2H模式的经济效益。实际算例结果表明含分布式光伏的V2H模式能够提高光伏发电利用效率,减少家庭用电费用,并为电动汽车安全接入电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7.
在原有教科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工科背景、电力特色,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引入和渗透相关的电力知识,使基础化学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电力行业、新能源技术的专业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具有电力特色的基础化学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8.
针对铜在NaCl溶液中腐蚀的特点,以二硫化碳、乙二胺、香兰素为原料合成了DTCV(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香兰素),采用电化学方法、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S(能量色散谱)评价DTCV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并探讨其在铜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DTCV同时抑制铜电极的阳极反应过程和阴极反应过程。当添加0.30 mmol/L的DTCV时,其缓蚀效率可以达到98.34%。DTCV的吸附方式为化学吸附,且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DTCV可以认为是铜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良好缓蚀剂。  相似文献   
29.
通过人工合成铁铝氧化物,并采用电化学阻抗谱 (EIS)、极化曲线、扫描电镜 (SEM)、能谱分析 (EDS) 和X射线衍射 (XRD) 等技术,考察了接地极铜材料在添加不同浓度铁铝氧化物的饱和红壤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铁铝氧化物对铜腐蚀具有先促进后抑制作用。在添加不同浓度铁铝氧化物的红壤条件下Cu的阻抗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平稳。Cu的腐蚀速率随添加的铁铝氧化物含量的增大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Cu的腐蚀主要以全面腐蚀为主,腐蚀产物膜主要由Cu2O组成。  相似文献   
30.
通过电化学测试、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和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了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UHCI)与硫酸锌(ZnSO4)复配对20钢在模拟海水淡化一级反渗透产水中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复配缓蚀剂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能有效抑制20钢的腐蚀,复配缓蚀剂的添加总量为100mg/L时,最佳配比为50mg/L HUCI+50mg/L ZnSO4,此时缓蚀率达到96.99%;UHCI分子吸附在金属阳极区,抑制了阳极反应,ZnSO4以Zn(OH)2的形式沉积在金属阴极区,抑制了阴极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