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6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复叠式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动态传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变蓄热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是一种密度大、体积小、相变潜热大、热量存储能力强的物质。实验研究复叠式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蓄热和放热过程,探讨热泵系统循环和相变蓄热的耦合。结果表明,在蓄热过程中,系统功率不断上升,而机组的瞬时COP值缓慢下降,COP下降了1 3.8%;水箱中各点的温度变化的曲线斜率不相一致,说明水箱里的水存在较明显的分层现象。在放热过程中,蓄热材料温度变化拐点值比同高度的水温拐点值的出现慢2min,说明相变蓄热材料具有延时性,实验整体误差在1.6%~8%之间。  相似文献   
32.
试验研究了自然对流磁制冷样机工作原理的可行性以及换热过程的影响因素。试验在环境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试验件是背面粘有锰铜加热丝的铝板。通过调节加热丝上的电压,调节热流量,来模拟磁制冷样机中工质的磁化过程。制冷工质相当于多个竖直矩形窄通道构成的圆环。试验件间隙分别为1.5、2.5、5和10 mm,宽为40 mm,高为50 mm。试验结果表明:板间距的大小对换热性能有很大影响,较小的板间距能很好的提高换热性能;板高与板间距之比对换热性能也有较大影响,较大的板高-板间距比可以得到较大的传热系数;自然对流磁制冷样机的工作原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3.
为建立磁制冷机能效统一评价指标,弥补采用温跨和制冷量作为磁制冷系统性能评价标准的不足,在现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室温磁制冷样机能效指标-?效率。为了验证新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分别对2011年维多利亚大学公布的样机数据和2012年丹麦理工大学公布的样机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将以温跨-热源温度和温跨-制冷量形式给出的测试数据统一转换为温跨-冷量?的形式,以实现对不同样机的能效进行客观评价;同时搭建测试平台对四川大学旋转式室温磁制冷样机在25、27及30℃工况下进行冷量?、?效率指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室温磁制冷样机在25℃工况下,磁制冷机转速6 r·min-1时,制冷量为240 W,最大冷量?为3.26 W。在剔除电机损失、机械损失、磁滞损失及涡流损失等因素的影响后,最大?效率为0.039。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NaZn13型La(FexSi1-x)13系磁制冷材料的制备、合金化、磁热效应及其在磁制冷机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限制该材料在磁制冷机中应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室温磁制冷回热器技术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室温磁制冷作为一种高效环保新技术已经成为制冷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介绍了室温磁制冷回热器最新研究动态。阐述了磁制冷的原理,系统的介绍了室温磁制冷中磁制冷样机、回热器以及热交换技术的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回热器内多孔材料流动模型。并对一维,二维,三维模型的建立,模拟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等做了详细的说明。三维模型的分析模拟可以得到详细的温度场、速度场变化,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对回热器的强化换热技术从填充颗粒,换热流体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介绍。综述了在多孔介质流动与传热研究领域的现状,提出了多孔介质流动换热研究新方向。  相似文献   
36.
提出了研究空调列车空气品质主观评价的方法,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可供列车运行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7.
由于近年来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全球温室效应等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热泵术作为一种典型环境能源技术具有良好的济性和环保性。本文分析了多能源热水设的能效指标、能耗指标的评价方法,并且上海某建筑热泵热水系统为例,与传统的水技术进行比较,以体现热泵技术更高效节能、环保、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38.
水合物蓄冷技术,其相变温度与空调工况相适应,相变潜热大,传热性能优良,成为极具潜力的蓄冷新技术。本文对水合物蓄冷过程进行火用分析,找出影响内部火用损失及外部火用损失的主要因素,对提高系统火用效率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得出结论:火用效率和热效率随蓄冷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并趋向于一稳定最大值。不同种类水合物系统火用效率取决于形成气的形成温度和压力  相似文献   
39.
针对换热器的两种入口分配结构:孔板式封头及半圆型封头的分配特性,计算换热器内由于流体分配不均导致的换热效率降低。计算结果表明:同样入口工况下,孔板式封头换热效率降低系数τ仅为半圆型封头的21%,有着重要的节能降耗意义。  相似文献   
40.
空气制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空气制冷循环及其特性,分析了空气制冷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对其关键技术作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