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反汇编是程序分析与理解的基础,也是软件逆向工程的起点和关键。目前关于静态反汇编的研究解决了许多诸如代码和数据的区分、间接跳转指令的目标地址的计算、跳转表恢复等问题,但这些研究都局限于单一编码模式下的二进制程序,并没有涉及混合编码模式下的反汇编问题,文章以混合编码模式的二进制代码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混合编码模式下的静态控制流反汇编复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2.
"获得感"已成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评价标准,深入分析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对把握我国社会的"新矛盾"意义重大。鉴于此,通过问卷法和实地访谈,以河北省为例,结合区域、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政治面貌及家庭收入等变量,针对医疗保障、居住环境、文化活动、生活及工作压力、组织领导等多个内容进行系统调查,分析河北省基层群众的获得感现状,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要求,提出以深化改革为基础,提升完善和提升基层组织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加强专题宣讲促政策落地为主要途径,满足基层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首先对基于直流耗能装置的交流故障穿越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适合海上风电工程的直流耗能装置的拓扑结构,对该直流耗能装置的工作模式、投退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次研究了带直流耗能装置的大型海上风电直流保护的范围和分区。确定了直流保护动作策略,重点研究了各个直流保护区的保护配置策略。然后研究了直流耗能装置的投退对直流保护功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直流过电压保护与直流耗能投入电压值的配合策略,直流耗能装置的保护功能设计。最后对上述策略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普通热处理、回火前深冷处理、回火后深冷处理对GCr15钢的硬度、尺寸稳定性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深冷处理工艺后,GCr15钢组织内的板条马氏体发生了相互穿插,并在马氏体板条内析出了细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颗粒。回火前经深冷处理,试验钢的硬度值最高,残留奥氏体最少,圆环开口的尺寸变化率最小,尺寸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油田集输管网及设备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青海油田分公司尕斯库勒油田地面集输系统标准化管理项目,介绍了油田地面集输管网及设备通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管网探测技术、设备数据采集方法、制定图形预处理及数字化标准规范等,实现数字化管理软件平台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以及采油厂(作业区)生产运行管理中管网及设备所具有的地理坐标位置、属性数据(设备参数)等的查询、应用功能和作用,打破了以往油田采油厂(作业区)管网靠图纸、设备靠台帐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金家渠煤矿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坚硬顶板未能及时垮落,造成工作面采空区侧大面积悬顶、支架接顶不实、刮板机下滑严重等采场问题,采取水力致裂技术对坚硬顶板岩体进行弱化,在距工作面50 m处的回风巷侧向110#~160#支架尾梁老顶段施工6个致裂钻孔,钻孔开口位置间隔1 m,钻孔直径56 mm,钻孔朝工作面方向呈扇形分布,终孔位置分别位于160#、150#、140#、130#、120#、110#支架尾梁上方,距支架顶梁垂直高度约30 m。L1、L2、L3钻孔位于煤层顶板,按照每隔3 m压裂一次,每次压裂30 min;L4、L5、L6钻孔仅压裂孔底及距孔口30~40 m范围内的岩体,每隔3 m压裂一次,每次压裂60 min。压裂结果表明,采空区悬空顶板因水力压裂产生裂隙,随着工作面推进及时垮落,支架接顶不实、刮板机下滑等采场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对于坚硬顶板工作面初采阶段的顶板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原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完工后,必须要进行管径通径检测,其目的在于发现施工过程可能产生的管道异常变形.我们以检测管径原始尺寸完整性为目标,进行管道变形缺陷数字化建模、非接触通径检测器运行过程控制、制造工艺、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基于激光传感器等技术的结合,研发了新型非接触式智能管道通径检测器,弥补传统的接触式(机械式)...  相似文献   
18.
书脊定位是实现图书管理自动化的重要技术,通过对定位分割出的书脊图像进行图像匹配或文本识别获得图书信息,可大大减小图书检索、整理的人力劳动。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文本检测的书脊区域粗选方法,首先通过序贯分割算法检测图像中的字符整体区域,然后根据字符宽度和距离将同属于一本书的字符加入相似字符集合,根据集合内的字符中心和字符宽度计算候选书脊区域,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精选书脊区域。相比于已有的书脊定位方法,论文算法在光照敏感、相邻书脊颜色对比度敏感、书脊多角度倾斜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改善,在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定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系统地研究了E类功率放大电路,通过选择适当的器件,设计出高效简单的放大电路;初步设计了PID的控制策略,并且构建了基于E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射频功率发生器。经实验测试,本射频功率发生器具有半3U尺寸,额定输出功率达到1 500 W,整机效率大于65%,功率准确度小于1%。  相似文献   
20.
严重雾霾期大气PM2.5和PM10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雾霾期大气PM2.5和PM10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采集东北某市2013年10月20~31日发生严重雾霾期间大气PM2.5和PM10样品,分析颗粒物样品中9种水溶性离子(F-、Cl-、NO3-、SO42-、Na+、NH4+、K+、Mg2+和Ca2+)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各水溶性离子均表现为夜间质量浓度大于日间质量浓度,其在雾霾期PM2.5中的昼、夜质量浓度比为1.68;NO3-、SO42-、NH4+等3种离子质量浓度较高,雾霾期PM2.5中质量分数分别为11.03%、8.3%和7.39%,PM10中也有类似结果.K+和Ca2+在PM2.5和PM10中,雾霾期和非雾霾期质量分数变化不大.根据各离子比值,可以判定雾霾期固定源对颗粒物污染的贡献更大,说明雾霾期城市气象因素对大气颗粒物污染影响较大.对比2009年10、11月水溶性离子数据发现移动源污染贡献在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