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崔媛  李艳辉  段潜 《硅酸盐学报》2013,41(2):240-244
利用实心的二氧化硅纳米微球为原材料,通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进行表面保护,用氢氧化钠对硅球进行溶蚀,制备多孔纳米二氧化硅微球.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溶蚀的硅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溶蚀前后,二氧化硅球的外形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但在内部形成了多孔通道.用这种多孔状的纳米硅球对胰岛素进行担载和释放试验发现,经过多孔化处理后,硅球对胰岛素的担载能力增强,释放速率降低,说明经过溶蚀获得的纳米二氧化硅可以作为一种药物的微胶囊载体,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变性淀粉烘焙果酱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性淀粉烘焙果酱,是由蔗糖、葡萄糖浆、变性淀粉,CMC-Na、海藻酸钠、柠檬酸、柠檬酸钠、山梨酸钾通过生产加工而成的具有耐高温、光泽度高、成本低等特点的用于烘焙如面包、蛋糕夹心的果酱。文章介绍添加变性淀粉的烘焙果酱的加工技术,以及原辅料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纳米二氧化硅(nSiO2)微球因其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力强、其表面富含可供改性的化学官能团,并且稳定性高,目前已经广泛用于模板化包药、药物运载、药物缓释等领域.以磁性Fe3O4为核,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有核壳结构的磁性纳米二氧化硅(nMSiO2)微球,在药物传输以及荧光标记诊断方面可以实现磁导向,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nMSiO2微球上接枝可以发荧光的异硫氰酸(FITC),可以实现磁引导的同时示踪.获得的nMSiO2微球利用磁性测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FTIR)进行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nSiO2微球包裹了磁性Fe3O4后,nMSiO2微球具备磁性,且其性能与纯nSiO2有了本质的差异,接枝异硫氰酸且能够发出荧光.  相似文献   
15.
崔媛  贾庆明 《云南冶金》2010,39(6):45-48
探讨了稀土元素Dy含量对Mg—Dy—Nd合金力学性能与组织的影响变化规律。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Dy元素含量的增加,合金抗拉强度几乎成直线增加,屈服强度有不明显增加,塑性变型降低明显。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晶相显微镜分析了不同Dy含量下,Mg-Dy—Nd合金的微观形貌及组织形态,初步分析了该合金的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渣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探索双酶法逐步水解马铃薯薯渣中的残留淀粉的研究,目的是解决马铃薯薯渣提取果胶的中性糖残留问题提高果胶纯度。结果表明,耐高温a-淀粉酶和高转化率糖化酶组合使用可有效的水解马铃薯薯渣中的残留淀粉,其最优工艺条件为:液化时耐高温a-淀粉酶的最适条件为,为pH为6.3,液化温度为95℃,加酶量为90u/g,液化时间为30min;高转化率糖化酶的最适条件为pH为4.3,液化温度为60℃,加酶量为198u/g,糖化时间为2.0h,在最适条件下,最终后续产品果胶的纯度上升至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红茶菌液是一种营养丰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微生物酸性饮料.由于培养方法简便,适合于家庭培养饮用.具体操作可按以下几方面.一、容器:选用口径大,但不太高的玻璃或陶瓷器皿,忌用铁铝等金属容器.使用前要严格消毒,必须清洗干净,不能有油污.  相似文献   
18.
以丁二酸酐为酰化剂,制备了N-琥珀酰化壳聚糖,并研究了将其钠盐(N-琥珀酰化壳聚糖钠)溶液与淀粉复配作为卷烟纸表面施胶剂对卷烟纸表面强度和抗菌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N-琥珀酰化壳聚糖钠/淀粉表面施胶剂用量为0.6%时,纸张抗张指数、耐破指数、撕裂指数和耐折度分别提高26.1%、79.0%、48.6%和18.8%;N-琥珀酰化壳聚糖钠与淀粉的质量比介于5∶2~1∶3时,抑菌效率可达93.3%~98.1%。  相似文献   
19.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为亲核试剂,水相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以取代度为衡量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结合方法对影响它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交联反应制备得到马铃薯交联淀粉.研究了NaOH用量、Na2SO4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淀粉乳浓度、交联荆用量对交联反应的影响;以粘度为考察目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总结了交联剂三偏磷酸钠的用量对交联淀粉粘度的影响规律,为马铃薯交联淀粉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