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3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制备多种聚烯烃弹性体与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共混物,研究了聚烯烃弹性体对共混物透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丙烯共聚物具有改善透明性的作用,与聚丙烯共混获得良好透明性能;乙烯-丁烯共聚物使共混物结晶更完善,晶粒大而材料不透明;乙烯-辛烯共聚物与PP共混相界面对光线的透过率差而呈半透明状态。  相似文献   
302.
导电复合薄膜的基料与填料主要为石油基的不可降解材料,破坏生态环境。为确保达到产品要求的化学、机械和生物性能,介绍了生物基热塑性导电薄膜基料、填料的种类和导电聚苯胺的掺杂方法。综述了聚乳酸/聚苯胺基复合材料和聚乳酸/聚苯胺导电薄膜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生态导电薄膜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3.
主要介绍了转谷氨酰胺酶产生菌的筛选以及菌种的鉴定。利用凝胶法进行初筛得到产转谷氨酰胺酶的菌株,再通过Folk的比色法确定菌株产转谷氨酰胺酶的量,得到SW-14(0.38 U/mL)和SW-215(0.42 U/mL)两株菌。根据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对两产酶菌株的进行菌种鉴定。初步鉴定得到的两个菌株属于放线菌科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  相似文献   
304.
江汉盐湖盆地盐间非砂岩油气运移聚集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江汉盆地盐间白云岩既是烃源岩又是非常规储集层。从资料显示的盐间顶部含油型高丰度油浸、油源对比所证实的存在下生上储多油源性、以及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古地形及裂缝带等表明,盐间白云岩内油气确实发生过运移。分析指出盐间油气成藏是在压实作用、浮力作用及毛细管压力等动力因素下,以盐间层内孔喉、微裂缝、盐层异常错位、盐间高压流体刺穿和盐间断层缝等4种通道模式,经历了盐间油气欠压实喉道阶段和盐间高压微裂缝间歇性阶段两大运移过程的结果。由于盐间储集层渗透性较差,油气运移规模和距离受到限制,因此,该区具有盐间白云岩油浸分布广泛、油藏不受构造控制的特点;形成的油气藏类型单调,区内主要形成孔隙型油藏,而局部裂缝发育带内形成孔隙一裂缝型油藏。最后,根据该区盐间白云岩油气运移、成藏的机理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油气运、聚效率新概念,即盐间油气初次运移效率、盐间油气可流动效率和盐间油气成藏效率,并分别给出多种解决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305.
地表及近地表地质体岩性的纵横向变化是产生不同波长静校正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复杂地区的地震勘探中,对于常规静校正方法,由于受地震微测井或小折射控制点数量的限制,加之相邻控制点之间的岩性变化致使深度、速度关系差异较大,有时无法准确地建立地表及近地表进度-深度模型,进而不能求取准确的静校正量。采用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通过连续观测,可以获得地震勘探区地表及近地表结构的电性剖面,利用岩性与电性的关系,建立地表及近地表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部署地震徽测井或小折射控制点以获取相应的深度、速度数据,从而建立地表及近地表速度-深度模型,求取准确的静校正量。这种以表层地质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地球物理速度-深度模型,其静校正量的求取具有唯一性。  相似文献   
306.
几丁质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新型产几丁质酶菌株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是从连云港连岛黄海海域海泥中筛选获得的一株产几丁质酶菌株,并对所筛选的菌株进行菌株鉴定,完成其酶学性质实验。采用胶体几丁质平板产生透明圈法从海泥样品中筛选出产几丁质酶的细菌,获得产几丁质酶水平较高的菌株CZW011,并进一步通过摇瓶发酵,对菌株CZW011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培养菌株CZW01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完成生理生化试验,并将PCR产物完成序列扩增及分析,可鉴定CZW011菌株为不动杆菌属。通过研究菌株CZW011酶学性质发现,在温度35℃,pH=7.0的条件下水解几丁质能力最强。在25~35℃孵育2h,残留酶活高于80%;在pH 6.0~7.0孵育2h,残留酶活高于90%,是一种中温中性几丁质酶。常规金属离子Zn2+、Ca2+对酶活无明显促进或抑制的作用,Mg2+有明显促进作用,Ag+对酶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菌株的发现与研究丰富了产几丁质酶菌株数据库,为几丁质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07.
目的:建立QuEChERS前处理净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黑茶中10种酰胺类除草剂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经QuEChERS净化,以TG-5 SIL MS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酰胺类除草剂进行分析,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10种酰胺类除草剂在质量浓度0.001~0.50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1~0.002,0.002~0.008 mg/kg;平均回收率为80.3%~103.2%,相对标准偏差为0.9%~7.3%(n=6)。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黑茶中酰胺类除草剂的快速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308.
介绍了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1.70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烟气系统运行中出现的脱硫塔部分喷嘴损坏、升气管结垢、填料堵塞和省煤器管束外壁结盐等问题。对洗涤塔堵塞物和余热炉堵塞物进行化学分析得知,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CO焚烧炉的氧含量低,导致大量未燃尽炭组分与逃逸的NH_3形成硫酸氢铵结晶等颗粒物,形成堵塞物。提出了整改措施:操作中提高CO焚烧炉的氧含量,修复或更换脱硫塔喷嘴,增加喷淋和蒸汽吹灰设施等。  相似文献   
309.
310.
石油开采技术中的滑套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油开采技术中的滑套技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新型滑套技术方案。新型滑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接头、中部接头和下接头,上接头、中部接头和下接头形成中空通道,中空通道内设有内筒,中部接头上开设有传压孔,内筒可在中空通道内移动用于打开或关闭传压孔;内筒包括内筒本体和与内筒本体连接的凸部,凸部设于内筒本体下方并与开关工具相适配。从技术的应用效果来说,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能够助力油气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