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25C加氢汽油介质中,将FeCI3-AI(i-Bu)3-Phen胶体催化剂的3组分分别以单、多组分按不同配比混合成非水体系,考察了它们的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AI(i-Bu)3以缔合状态存在并解离成离子对,它与FeCI3的作用是胶粒的主要反应。Phen与Fe^2 络合有阻止Fe^2 被还原成更低价态(Fe^ ,Fe^0)的作用。适当过量的AI(i-Bu)3形成双电层,使催化剂胶粒稳定,同时将Fe^3 还原成Fe^2 。  相似文献   
22.
骨架镍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骨架镍催化剂在合金的制备、修饰、组成、粉碎、浸取、浸取动力学及其活性本质和非对称修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3.
胶体铜催化丙烯腈水合制丙烯酰胺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胶体铜为催化剂,丙烯腈水合制丙烯酰胺反应动力学。实验表明,吸附、表面反应、解析,在反应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属于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若以吸附在铜颗粒表面的丙烯腈与液相中的水之间的反应为控制步骤,导出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与实验结果较好的一致,在实验温度40~90℃范围内,求得活化能Ea=13.14kJmol-1。  相似文献   
24.
Ziegler-Natta型钒系催化剂相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V(acac) 3- Al(i- Bu) 2 Cl催化体系的相态。通过 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 ,证明了 V(acac) 3- Al(i- Bu) 2 Cl催化体系在溶有丁二烯的甲苯溶剂中以小颗粒分散 ,粒径在 1~ 1 0 0 nm之间 ,为胶体催化剂 ,属于高度分散的多相催化体系。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 ,催化剂颗粒是无定形的。以较佳配比所得到的催化剂颗料较小、分布均匀 ,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活性高。  相似文献   
25.
已知在加氢汽油介质中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体系为胶体催化剂。本工作应用FT-IR谱结合Tyndal效应、电导率、UV-Vis、ESR谱对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出Ni(naph)2被Al(i-Bu)3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i0;被Al(i-Bu)2OiBu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inaph。Ni0聚结成胶粒(Ni0)n,胶粒表面的Ni0或吸附的Ni+是活性中心组分,与(i-Bu)2AlBF4形成配合物,给出了活性中心模型。丁二烯具有稳定胶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本文证明了Wilkins方程与Pickett方程在处理I型沸石吸附等温线是一致的。我们用统计方法导出了Pickett方程,明确给出了方程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指出了有限吸附层的逐层吸附理论与建立在热力学基础上的体积填充理论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 Co( naph) 2 - Al( i- Bu) 2 Cl催化体系的相态。通过 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渡实验 ,证明了 Co( naph) - Al( i- Bu) 2 Cl催化体系在溶有丁二烯的苯溶剂中以小颗粒分散 ,粒径在 1~ 1 0 0 nm之间 ,为胶体催化剂 ,属于高度分散的多相催化体系。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 ,催化剂颗粒是无定形的。以较佳配比所得到的催化剂颗粒较小、分布均匀 ,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活性高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FeCl3 Al(i Bu)3 Phen胶体催化剂在25℃加氢汽油中,单、多组分按不同配比混合非水体系的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并测定相应的紫外 可见光谱。实验结果表明:Al(i Bu)3以缔合状态存在并解离成离子对,它与FeCl3作用是形成胶粒的主要反应。Phen与Fe2+络合有阻止Fe2+被还原成更低价态的作用。适当过量的Al(i Bu)3形成双电层,使催化剂胶粒稳定,同时将Fe3+还原成Fe2+。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以胶体铜为催化剂,丙烯腈水合制丙烯酰胺反应动力学。实验表明,吸附、表面反应、解析,在反应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属子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若以吸附在铜颗粒表面的丙烯腈与液相中的水之间的反应为控制步骤,导出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与实验结果较好的一致,在实验温度40℃~90℃范围内,求得活化能Eo=13.14KJ·mol-1。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Ni(naph)2-Al(i-Bu)3-(BF2·OEt2+n-C8H(17)OH)催化体系的相态。通过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证明镍催化体系在溶有丁二烯的加氢汽油中以小颗粒分散,粒径在1~100nm之间,为胶体催化剂,属于高度分散的多相催化体系。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催化剂颗粒是无定型的。催化剂各组分配比影响胶粒的形态,其中以较佳配比所得到的催化剂颗粒较小、分布均匀,催化活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