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工业技术   103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数字调制质量参数的校准和量值溯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数字移动通信中,描述数字调制质量的参数是一组新出现的重要参数。用实验数据证明国外仪器制造厂商给出的数字调制质量参数校准方法存在的缺陷,并研究出了新的校准方法;提出了数字调制质量参数量值溯源方案。  相似文献   
102.
1设备安装阶段的安全技术管理 1.1二次电缆敷设施工阶段 在敷设二次电缆时,尤其是在已运行的屏柜安装电缆时,电缆头的金属部分容易碰触屏柜带电部位而造成短路。在制作二次电缆终端头时,屏蔽线容易碰触带电端子排或连接片。以上危险点主要通过电缆头套绝缘套和加强监护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3.
利用2002年1~3月的铁塔平台气象水文数据以及New蒸发波导模型分析研究了南海及东海海域蒸发波导的出现规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南海海域蒸发波导的出现概率、高度、强度分别为100%、13.4m和30.3M,而东海海域分别为90%、9.1m和16.6M;除以14时为代表的中午时刻,南海海域一天当中蒸发波导基本上都出现在不稳定及近中性层结条件下,而东海海域蒸发波导在稳定、不稳定和近中性层结条件下的出现概率差别不大;相对蒸发波导高度而言,New模型诊断蒸发波导出现概率和强度的效果更好;不稳定及近中性弱不稳定层结条件下,New模型诊断的蒸发波导高度偏低,稳定层结条件下模型结果偏高,近中性弱稳定条件下模型结果与实测最吻合.  相似文献   
104.
风场信息能够帮助了解大气内部流场状态,为了能够了解与分析一定高度平面上的风场,文中提出了在相邻观测时刻的速度场中垂直下落速度相同的假设条件下,通过分析高空水平风速与径向速度的关系,得到相邻方位角的相对风速计算公式,然后利用相邻3个时次的速度回波资料,通过交叉相关的原理计算以获得在不同高度层上的风场风向.最后给出了高空风场反演实例.  相似文献   
105.
设计了一套以光收发模块为核心的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部分选用了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EPM7128SLC84-15,通过拨码开关可以产生伪随机序列并作为输入信号进入EPM7128输入端,对其进行任意编码后,信号进入光纤传输.接收端再进行解码处理,并用LED或示波器显示结果.实验系统工作可靠稳定,其不仅可用于数字信号光纤传输实验教学,而且在较短距离、较大容量的局域网信号传输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Strategy Analytics公司的数据分析显示,安全系统传感器已经成为继动力传动系统之后的第二大传感器细分市场,且增长依然强劲.无论从单位产量还是从市场产值看,气囊系统传感都是汽车安全传感器中最主要的应用,那些能够提供具有价格竞争力、可靠且性能出色的惯性传感器的供应商们将在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07.
研究颗粒物在人体呼吸系统的传输与沉积作用对于揭示颗粒物毒理学机理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靶向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呼吸系统结构、颗粒物沉积与清除机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呼吸系统复杂空气流动与颗粒物传输/沉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8.
为在负荷变动条件下提高动态无功优化控制变量的调节效率和满足全天动作次数的限制,将全天电能损耗最小、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动作次数和电容器投切次数分别最少作为目标函数,建立新的多目标动态无功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提出改进的多种群蚁群算法,利用多种信息素交换方式,满足动态无功优化多目标、强时空耦合的特点,避免了蚁群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通过对 IEEE14、IEEE 30系统计算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算法能够降低系统能量损耗,提高电压质量  相似文献   
109.
在对"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以控制理论思想作为指导,在深入分析课程、学员和教员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课程教学反馈控制系统模型,采取了优质提问教学法等多种反馈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员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0.
杨蕾  甘维公  李胜男  周鑫  和鹏  何鑫  张杰  王德林 《中国电力》2012,53(11):175-184,201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日益增加,电力系统阻尼不足时易发生低频振荡,双馈风电机组(DFIG)可解耦控制有无功和无功输出,有利于增强系统阻尼。提出一种DFIG协同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并网的方法,采用附加阻尼的控制策略,接入控制系统的功率控制节点,改变参考装置的有功和无功参考电流,实现装置动态输出功率,抵消功率增量,对系统中产生的功率振荡进行抑制。搭建DFIG协同SVG并网的4机2区域系统的控制系统模型,添加附加阻尼控制信号,控制DFIG输出的有功功率和SVG输出的无功功率,改变系统的特征根,并基于Prony方法分析振荡信号各模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供正阻尼,抑制系统低频振荡,加速振荡波形平息,提高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