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结垢现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通过对苏203井区结垢情况调研、垢样成分分析,室内开展了解堵剂配方的研制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苏203井区结垢现象严重,最大结垢速率达11.11mm/a。垢样成分比较复杂,含Ba SO4、Ca SO4等酸不溶垢和Ca CO3垢、腐蚀产物Fe CO3、FexSy等。通过配伍性评价、缓蚀剂筛选、起泡剂筛选和溶垢能力评价等实验,确定酸溶垢解堵剂QJDC配方和酸不溶垢解堵剂QJDB配方。其中,解堵剂QJDC最大溶垢率为87.49%。解堵配方QJDB对Ba SO4和Ca SO4的溶垢率分别为70.89%和72.35%,溶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2.
为解释流动对射流空化和空蚀的影响,以ASTM G134射流空蚀实验台为对象,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揭示空蚀腔内的空化区形态,进而开展空蚀试验,获得试样表面的空蚀形貌,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射流在空蚀腔内保持平稳发展的形态;射流核心段存在高速区,其外围为环形低压区,该环形区是产生射流空化的关键;射流与试样表面接触后,试样表面的空蚀区与环形空化区相对应。试验结果表明,在空蚀试验初期,试样表面的空蚀区呈环形,与模拟结果一致;随着空蚀的发展,环形空蚀区扩大,空蚀由环形区向试样中心区扩散;空蚀时间的继续延长导致试样中心区亦出现严重的材料剥落,此时试样的累积质量损失仍在增长,但累积质量损失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3.
原煤仓漏斗的耐磨内衬对保护漏斗结构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原煤仓耐磨内衬损坏机理的分析得知,原煤中腐蚀较强的酸性液体(含硫、磷等成分),是造成钢材腐蚀和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因素,装仓时原煤块体的冲击是导致内衬变形或脱落的诱因,两者共同作用,造成漏斗耐磨内衬的损坏。结合工程实例,针对性地提出新型漏斗耐磨内衬金属-微晶陶瓷复合衬板,可有效解决因冲击和腐蚀而造成耐磨内衬损坏的问题,对此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
电动自行车用密封铅蓄电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对电动自行车用的阀控铅酸蓄电池的各项要求,并提出有关设计及生产这种电池的最佳途径,诸如:容量设计,板栅合金的选择及板栅设计,正、负极板铅膏配方,隔板及电池槽等。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水利风景区发展速度加快,综合效益日渐显著,尤其是借助城市滨水空间的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所以探索一种针对其建成后运行综合效益评价的方法很有必要。文章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乘积标度法赋权,引入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水利风景区建设成效评价模型,并以江苏省某水利风景区为例,对评价模型进行应用。为全面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新时代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水闸的安全评价对于水闸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为了提高水闸安全评价的准确性,笔者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水闸安全评价体系,采用反熵权法确定各层级指标的权重,并阐述水闸安全评价的主要步骤和基本流程。工程案例评价结果表明,采用该水闸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对水闸的安全性态进行研究,其评价结果与水闸现场安全鉴定结论相一致,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和可靠性。该评价方法可为水闸工程的安全鉴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7.
为加快实现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农业强国,转光农膜一直被作为“光学农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转光农膜的制备需要具有良好耐候性和优异转光特性的转光剂,但是现有的转光剂存在发射光谱单一和发射范围窄的问题,这导致转光剂的发射光谱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光谱匹配度较差,严重限制了转光农膜的发展。本文合成了一类以水杨酸和邻菲啰啉为配体、多种稀土离子(Sm3+、Eu3+和Y3+)掺杂的有机配合物(转光剂)发光材料。数据表明,通过Sm3+的掺入显著拓宽了该类转光剂的荧光光谱。利用吹塑法将合成的转光剂掺入乙烯-1-己烯共聚物(PO)薄膜中,制备了具有紫外光转红光作用的转光农膜。采用FTIR和XPS确定转光剂的成分和结构组成。同时利用TGA55和组合式瞬态/稳态荧光光谱仪(FLS920)对转光剂和转光农膜的热稳定性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转光剂可以吸收紫外光(波长λ=250~400 nm)并发射出红光(λ=610~660 nm),该光谱性质与植物光合作用在红光区的吸收光谱匹配性较高,并且利用该类转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