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7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作为研究外腔半导体激光器(ECLD)双稳特性的第一步,我们研究了在激光二极管模式内可能实现外腔振荡的相对调谐范围,在此基础上,我们导出了归一化到激光二极管模式间距的相对调谐范围,讨论了外腔反射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2.
周小红 《建筑知识》2014,(2):476-476,478
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一云雾山隧道防水施工,探讨了地下工程防水施工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出现的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3.
摘要:用233Pa作示踪剂,苯作稀释剂,研究了二异丙酮(Di-iso-propyl-ketone)对Pa的溶剂萃取行为。分析了萃取效率同震荡时间、不同种类的无机酸浓度和萃取剂浓度的关系及F-对Pa溶剂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异丙酮是萃取Pa的一种优良的萃取剂;二异丙酮-盐酸体系适用于Pa的萃取研究。  相似文献   
124.
微多孔聚酯织物的开发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微多孔聚酯纤维织物的吸湿和快干性能.经纱采用低弹网络丝,纬纱采用微多孔聚酯短纤纱,并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设计了4种微多孔聚酯织物.测试了4种织物的芯吸高度和快干性能.结果表明,用微多孔聚酯纤维纱生产微多孔聚酯织物的工艺要点在于严格控制后整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合理设计织物紧度、织物组织等参数,能提高织物的液态水传递能力;通常吸湿性能好的织物其快干性能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125.
制备了30/70菠萝叶纤维/长绒棉混纺纱和30/30/40菠萝叶纤维/粘胶/腈纶混纺纱,研究由该两种纱线制成的相应纬编针织物的服用性能,结果表明:菠萝叶纤维在混纺纱中呈束状,强伸性及初始模量差异性大;菠萝叶纤维/长绒棉纬编针织物可缝性、手感风格、抗折皱性能、起毛起球性较好,菠萝叶纤维/粘胶/腈纶纬编针织物柔软、易扭曲、弯曲起皱,悬垂性较好;织物的压缩性能、后整理稳定性能好。  相似文献   
126.
竹炭改性聚酯棉混纺纱负离子功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竹炭改性聚酯棉混纺纱的负离子功效.测试了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相对湿度和不同的测试时间对竹炭改性聚酯棉混纺纱负离子功效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负离子浓度试验测试值的影响显著;竹炭改性聚酯纤维对环境负离子浓度有一定的影响,环境负离子浓度随竹炭改性聚酯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染色对竹炭改性聚酯纤维负离子功效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27.
使用一种低温下织物热湿传递试验装置,在-20℃和20℃模拟环境温度下,测试了防水透湿织物两侧的温度与湿度的分布和透过织物的水气量,比较织物在低温下和常温下的湿传递特性.结果显示:水浴的水气蒸发量(模拟人体出汗)、织物表面水凝结量和透过织物的水气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均呈近似线性增长,说明了织物湿阻与表面水凝结是无关的.在低温环境下(-20℃),水浴的水气蒸发率(模拟人体出汗)、织物水凝结率和透过织物的水气蒸发率大,织物湿阻小,表明了织物表面湿阻与环境湿度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8.
着重报告了自行研制的轴向对称型BGO反康屏蔽探测器的基本结构、抑制原理及其抑制性能的测试结果。测得^60Coγ射线源的康普顿抑制系数在能区100—300、300—800、800—1100keV范围内分别为2.3、4.1和4.6,且峰总比为37%(对相对效率为30%的HPGe探测器)。  相似文献   
129.
建立了高温催化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岩溶地下水中总有机碳(TOC)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采用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式,对TOC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曲线拟合产生的不确定度和测定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三部分。采用双误差回归方式对标准曲线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计算表明,TOC含量越低,其相对不确定度越大,且标准曲线在拟合过程中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对其测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具有较大的贡献率,与实际测定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0.
经编间隔织物是由两个外表面和间隔层组成的柔性立体织物,具有独特的压缩性能。论文对一组不同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采用一种8通道压力分布测试装置,实验研究了球形压力模型下经编间隔织物压力传递的特征:在球形压力模型下,经编间隔织物纵向传递载荷分布具有一阶指数衰减函数的关系,该衰减函数的衰减指数主要受经编间隔织物纵密、横密、组织的影响,也受实验金属球重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