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了了解微尺度下速度滑移对油墨流动特性的影响,以便提高印刷质量,首先从理论方面分析了速度滑移对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运用专业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对微尺度下油墨在墨辊间的流动进行了流体计算模拟,分析了无滑移和有滑移2种情况下油墨在传递过程中流动速度与压力的特性,同时提取墨层有效厚度,并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当滑移速度与油墨流速方向相同时,随着速度滑移程度的提高,在油墨通道的各个位置处油墨的速度都有增大的趋势,压力有减小的趋势,墨层厚度有变大的趋势;当滑移速度与油墨流速方向相反时,随着滑移程度的增强,油墨的速度有减小的趋势,压力有增大的趋势,墨层厚度有变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胶印机供墨系统中两墨辊间的接触力和初始接触碰撞速度对墨辊应力和变形的影响,对硬质墨斗辊和软质传墨辊进行有限元动力学分析仿真。首先,利用UG对摆墨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得到传墨辊与墨斗辊接触时刻的速度值。然后,联合仿真软件ANSYS Workbench与LS-DYNA对两墨辊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传墨辊的最大等效应力出现在接触区域的边界位置,即中心接触区域的两侧,传墨辊周向区域的等效应力值出现双峰值;初始速度对传墨辊的变形量影响较大,初始接触力对传墨辊上最大等效应力值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3.
为了分析胶印机匀墨系统中墨辊的运动特性,建立匀墨系统中串墨辊和匀墨辊之间含有墨层的模型,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在对墨层建模时把其等效为低硬度的薄橡胶层.仿真后提取匀墨辊接触区的受力、变形和两墨辊的转速,分析串墨辊转速和墨辊中心距,以及等效橡胶硬度对墨辊运动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两墨辊相对滑动随串墨辊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墨辊中心距和等效橡胶硬度的增大而减小.与两墨辊之间无墨层情况下的运动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在相同转速下有油墨时的相对滑动大于无油墨时的相对滑动.通过油墨传递实验平台测得的结果与仿真分析得出的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64.
为了提高胶印印刷质量,了解油墨传递过程及油墨传递特性,运用流固耦合算法,对油墨传递的初始时刻进行计算模拟.分析了油墨通过2个相互挤压墨辊的过程及在油墨压力与墨辊间压力共同作用下胶辊的变形和墨层有效厚度,得到油墨流动通道及油墨转移率.根据该分析方法,计算出不同条件下油墨的流动通道和油墨转移率,分析两墨辊对滚转速与墨辊间压力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并讨论了胶辊的运动机理,得出胶辊的运动是由于油墨的黏性力及硬辊对胶辊的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
影响电磁成形质量因素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盒形件和艺术件的电磁成形实验,分析了线圈、电压、材料、气流等因素对成形质量的影响,从而得出了获得质量良好的成形件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6.
论述了注射模CAD系统中标准件库的开发及图形生成。采用交互性良好的对话框 ,既可以根据关键数据从标准件数据文件或数据库中提取数据 ,又可以根据模具结构的具体情况对相应数据进行修改。通过输入插入点坐标或在屏幕上指定插入点的方法在相应位置利用参数化绘图生成标准件图形  相似文献   
67.
电磁冲裁成形与普通冲裁成形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电磁冲裁成形与普通冲裁成形在成形设备、成形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通过冲裁件的断面分析对成形质量进行了比较,进而得出电磁冲裁具有成形设备简单,效率高,成形质量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8.
研究采用SolidWorks软件辅助进行零件公差设计和改进的方法。首先,建立装配体模型,根据零/部件的装配约束关系、装配特征和装配信息,自动生成包含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装配尺寸链并解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对零件公差进行改进。通过分析国产某印刷机咬纸机构的装配误差这一实例,改进了咬纸机构零件的公差,最终解决了咬纸过程中咬纸面之间的点接触和线接触,以及咬纸力不够咬不住纸的情况。  相似文献   
69.
高应变速率下铝、铜合金弹、塑性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旋转盘式冲击试验 ,对铝、铜合金在高应变速率下弹塑性本构关系进行探讨 ,此研究对高速变形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复合冲压技术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着重分析了电磁成形的经济性与实用性,提高材料成形性能,减少起皱等3个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使高速成形成为一种实用的生产工艺。同时,讨论了电磁种冲压复合工艺,并将此复合工艺用于大型铝合金汽车覆盖件的成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