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2篇
工业技术   5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外电场对苯丙氨酸在双水相体系中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小电极反应和电极距离过大对于两相电泳的影响,设计了微小型多通道两相电泳设备,并以苯丙氨酸为对象开展了双水相电泳的研究工作. 较系统地研究了时间、电流密度、料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葡聚糖–聚乙二醇–水体系中的苯丙氨酸上下相浓度比、萃取率、总传质量以及电流效率的影响. 基于分析,给出了计算最大总传质量的半经验式.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恒流放电和定电压充电的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苯基丙二酸添加剂对改善铅酸电池放电持续时间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添加剂的可能作用机理.通过多组对比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后认为:适量苯基丙二酸用作电解液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提高电池的放电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3.
采用Chen—Hashimoto模型研究了不同进料基质浓度下,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小试工艺的动力学特性。根据两个投加不同来源剩余污泥的系统运行数据,表明基质Ⅱ中存在抑制物质。添加厨余垃圾的系统动力学参数μmax和K值都高于未添加的两个系统,这表明添加厨余垃圾提高了厌氧消化工艺的产气性能,污泥与有机固体废物的联合厌氧消化效率要高于污泥单独消化。根据Chen—Hashiraoto模型分别计算出小试系统的动力学参数值μmax和K,基质Ⅰ、Ⅱ和Ⅲ的μmax值分别为0.177、0.146、0.209d^-1,K值分别为0.239、0.178和0.265。  相似文献   
104.
对国内外城市蔓延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城市蔓延对街道空间包容性的影响。在城市蔓延语境下提出街道空间包容性的建设对于延长街道生命周期、减小街道空间泛视觉化、控制"弱势心理"蔓延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最后提出街道空间包容性建设的建议:调整街道尺度、增加街景设施、提高街道柔度。  相似文献   
105.
介绍混凝土泵车动力系统组成,分析泵车常规控制模式导致油耗高的原因,提出新的节能控制模式,详细阐述其控制系统结构及控制策略,并实际装机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此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6.
高含氟地区地下水及土壤生态治理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了解、分析国内高含氟地区氟元素对地下水和土壤的影响,研究现有技术,分析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探讨了吸氟植物的应用,通过生态修复的方法改善地区的氟污染现状,提出更加经济、合理、环保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7.
108.
锆及锆合金在核电站水冷动力堆的包壳管和堆芯结构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研究了变形量分别为55%和60%的Zr-4合金管材力学、均匀腐蚀及氢化物取向性能。结果表明:55%变形量的Zr-4管材的室温拉伸性能中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高于60%变形量的Zr-4管材。55%变形量的Zr-4合金管材的高温(316℃)拉伸性能中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延伸率波动小于60%变形量的的Zr-4管材。变形量为60%的Zr-4合金管材均匀腐蚀和氢化物取向因子测试结果略低于变形量55%的Zr-4管材。  相似文献   
109.
110.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了适应高校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高校内部都组建了校园网,并开发了相应的管理系统。基于校园网的试卷分析是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可以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校教务部门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试卷分析系统中,为了防止非法用户录入或者修改试卷分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成绩,在身份认证的基础上,使用数字签名技术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