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气升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SBAR),以酿造厌氧出水为原水,采用正交试验法培养好氧颗粒,对其快速启动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培养条件是沉降时间30min,体积交换率50%,COD容积负荷4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480min,此条件下酿造厌氧出水中的COD、NH4+-N等指标均达到《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27631-2011)中的规定。  相似文献   
32.
采用4组构造相同的完全混合流态水解酸化反应器,以同等浓度的生物絮凝吸附污泥作为底物污泥,初始pH值为10,分别在温度为15℃、25℃、35℃、45℃的反应条件下,研究温度对生物絮凝吸附污泥水解酸化产物及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加速了生物絮凝吸附污泥水解酸化。45℃时,SCOD第5天即达到最大产量3976.3mg/L,同时VFAs也达到峰值1988.5mg/L。随着温度的升高,最大浓度VFAs组分中,乙酸和丙酸比重不断增加。45℃时,VFAs组分中乙酸、丙酸分别高达51.25%、26.32%。此外,4组反应温度下,生物絮凝吸附污泥产酸发酵获得碳源的同时均伴随着氮、磷元素的释放,且温度越高,释放越明显。整体而言,35℃反应条件下,生物絮凝吸附污泥水解酸化既可为脱氮系统提供较多的碳源,又能避免过高的溶出氮、磷负荷。  相似文献   
33.
对安徽阜阳金种子酒厂实际酒精废水处理工程中的生产性两级中试IC反应器产生酸化的原因及恢复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受负荷冲击是导致IC反应器酸化的主要原因。采用外循环方法,经过15天的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相应的,一级IC反应器出水COD达到4500~5000mg/L,二级IC反应器出水COD达到1000mg/L左右,出水VFA小于5mmol/L,pH值达到7.0以上。与无外循环相比较,附加外循环可有效缩短反应器恢复稳定运行的时间。  相似文献   
34.
某小区污水处理厂近年来进水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加,尤其是CODCr和油脂严重超过设计值,导致氧化沟工艺无法正常运行,必须进行改造。改造工艺在氧化沟前增设完全混合水解酸化预处理段,介绍了改造工程的设计、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完全混合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减轻后续氧化沟处理的负荷,在改善出水水质的同时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单位水量运行费用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5.
36.
37.
为探究好氧颗粒污泥对汽车涂装废水的去除特性,通过以蔗糖为碳源,在进水中逐步增加汽车涂装废水的方式在SBR反应器中培养驯化好氧颗粒污泥,定期监测污泥形态﹑性质的变化及其对汽车涂装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45 d左右反应器中即出现了细小的颗粒,成熟后的颗粒污泥为棕黄色,结构密实,平均粒径达到了1.12 mm,污泥质量浓度在5 g/L左右, SVI30值为36 mL/g左右,沉降性能较好。成熟的颗粒污泥表面遍布着长短不一的杆菌,颗粒的外层主要是活细菌,内部以死细菌为主。EPS中的α-多糖﹑β-多糖和蛋白质主要分布在颗粒表面,内部也有少量,颗粒核心处基本没有。汽车涂装废水并没有对好氧颗粒污泥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稳定后的颗粒污泥对汽车涂装废水中CODCr﹑NH_3-N﹑PO_4~(3-)-P的去除率分别为85%﹑95%和65%,去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8.
在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的基础上,采用间歇式呼吸计量法,在不同的F/M条件下(控制在0.03~0.05),分别测定了生物絮凝-再生工艺中的再生池污泥、好氧颗粒污泥、氧化沟污泥中的异养菌产率系数YH。结果显示,3种污泥异养菌产率系数分别为0.71、0.58、0.68g[COD]/g[COD]。测定结果与ASM1号模型中推荐的异氧茵产率系数的缺省值0.67g[COD]/g[COD]存在差异,并对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9.
针对曝气生物滤池容易堵塞和进水中COD不宜太高的问题,而生物絮凝吸附工艺对进水中SS和COD有着较好的去除效果,提出了生物絮凝吸附与曝气生物滤池的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表明,生物絮凝吸附能较好的去除水中的颗粒性物质、悬浮性物质和有机物,其对SS的去除率达到了69%,对COD的去除达到了61.8%,减少了后续曝气生物滤池进水的SS和COD。组合工艺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3.7%,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93.6%,总的出水SS几乎为零。在无外加碳源的情况下对TN的去除效果不好,在C/N=5时,出水的ρ(TN)≤2 mg/L,其总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5.35%。整个系统对磷酸盐的平均去除率只有为54.9%。  相似文献   
40.
采用淹没式水解—好氧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SAGB)技术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质量浓度高达100mg/L的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进行处理,水解SAGB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0h,好氧SAGB池水力停留时间为6.0h。研究结果表明:水解段污泥龄较长的微生物对LAS的起泡组分有较强的降解作用,将LAS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中间产物,使废水的BOD/COD值由0.25提高到约0.45,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好氧处理。工程运行表明:合成洗涤剂废水ρ(CODCr)=301—453mg/L,ρ(1AS)=129—164mg/L,A(PO4^3-)(以P计):2.3—4.2mg/L,采用物化预处理-水解SACB-好氧SAGB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ρ(CODCr)=50—81mg/L,ρ(LAS)=2—4mg/L,ρ(PO4^3-)(以P计)=0.1—0.3mg/L,废水最终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