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8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费天皓  张文杰  郑崇  董健  刘林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3,52(3):20220532-1-20220532-9
金属颗粒掺杂型复合涂层是重要的航天器热控材料,除了粒子材料、尺寸、体积分数、几何形貌、涂层厚度等常规调控手段,颗粒的取向也是影响涂层辐射特性的重要因素。颗粒取向可以通过改变工艺参数或使用定向剂控制,然而目前关于颗粒整体取向对涂层吸收发射比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晰,而且现有的采用二流法的研究中大多都将散射假定为各向同性。以热控涂层中常用的大尺寸铝片粒子掺杂型复合涂层为计算模型,采用考虑衍射的几何光学方法和考虑各向异性散射的二流法研究了铝片取向角对热控涂层吸收发射比的调控规律,同时考虑了铝片体积分数和涂层厚度等因素。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粒子取向可实现涂层吸收发射比在0.48~1.69范围内的调控。涂层平均吸收率和平均发射率在铝片取向角超过45°时明显增大。涂层吸收发射比在铝片取向角45°附近最小,并且随铝片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粒子的整体取向可有效实现吸收发射比的调控,为热控涂层的设计和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2.
红外探测系统的精确设计依赖于高精度的大气透过率。基于HITRANDatabase高分辨率光谱数据库,利用逐线积分法透过率计算程序计算了标准状态下海平面上大气的透过率分布,得到了二氧化碳红外1~14μm波长间隔0.1μm上的平均透过率,编制了可供工程应用的二氧化碳平均透过率数据表.  相似文献   
33.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将更为关注对业务的使用体验,这将给运营商无线网络规划方法及建设方式带来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详细记录数据的挖掘分析,探索基于用户分布和用户感知的规划方法,实现网络能力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  相似文献   
34.
将有限体积法与谱带模型结合 ,求解了吸收、散射性非灰介质内的耦合换热 .经与光线踪迹法、离散传递法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 :提出的数值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有限体积法适合辐射导热的多场耦合计算 ;对非灰介质建议选用谱带模型 ;并应考虑折射率对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基于WCDMA无线网络的公安智能监控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总体设计目标是以新一代智能视频监控平台为核心,以WCDMA网络为主要接入手段,引入智能视频理解技术,实现人、车的视频轨迹分析和搜索布控,形成可监、可控、可调、可编、可查的作战侦查系统。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基于WCDMA无线网络的公安智能监控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总体设计目标是以新一代智能视频监控平台为核心,以WCDMA网络为主要接入手段,引入智能视频理解技术,实现人、车的视频轨迹分析和搜索布控,形成可监、可控、可调、可编、可查的作战侦查系统。  相似文献   
37.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铁旅客对数据业务的需求在快速增加,因此持续改善高铁覆盖质量,对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中国联通品牌形象至关重要。文中首先分析北京联通WCDMA高铁覆盖网络存在的问题,随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高铁覆盖质量提升思路,并最终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WCDMA高铁覆盖建设及高铁覆盖专网改造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38.
39.
新型热释电材料及其在红外探测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x)Pb(Mg1/3Nb2/3)O3-xPbTiO3{PMNT[(1-x)/x}为代表的大尺寸、高质量弛豫铁电单晶具有非常高的热释电系数、探测优值和较低的热扩散系数,其综合热释电性能远优于传统的热释电材料.概述了PMNT[(1-x)/x]单晶、掺锰PMNT(74/26)单晶和0.42Pb(In1/2Nb1/2)...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中多晶硅片的电阻率、小方锭少子寿命及铸锭区域对电池转化效率的影响。以P型多晶硅片为原材料,通过常规晶硅电池制作工艺,对不同电阻率范围的硅片产出电池片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采用少子寿命分别为LT5.5μs、LT6.0μs的小方锭,统计产出硅片的少子寿命和电阻率,并对比分析产出电池片性能;对比多晶硅铸锭各区域硅片产出电池片的电性能。研究表明,1.4~2.0Ω·cm为多晶硅电池制作的最优电阻率范围;方锭少子寿命6.0μs的硅片少子寿命与电阻率的平均值都高于方锭少子寿命5.5μs的硅片,电池转化效率同比高0.07%;铸锭中心区域的硅片产出电池片的转化效率要高于边角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