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工业技术   6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城市道路照明的快速发展对照明节能提出了要求。传统的可控硅相控调压存在谐波大、对电网污染严重、对灯具的寿命有影响等缺点,变压器自耦调压存在只能固定档位降压,降压过程中容易造成灯具"闪灭"的缺点。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IGBT的斩控式调压装置,该装置具有纯电力电子化、无级平滑调压、可输出正弦波且优先保障照明的特点。根据实际测试数据,该装置在具有较高节电率的同时,也保障了道路照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
为了了解服役过程中环境湿度变化对水泥乳化沥青(CA)砂浆体积稳定性及质量变化的影响,测试了CA砂浆干湿循环作用下质量与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及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以揭示其变化机理。结果表明:长期处于干燥或水中的CA砂浆,早期体积收缩或膨胀较大,200 d后趋于稳定。干湿循环下,质量与体积变化可分3个阶段,300 d后趋向稳定;浸水状态或干燥状态下的体积,均先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收缩,140 d后,再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280 d后,变形规律与干燥环境的相对湿度相关。未水化水泥的持续水化、氢氧化钙溶析以及碳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CA砂浆在干湿循环过程中质量与体积呈3阶段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
建立了用于观测水溶解CO_2过程界面Rayleigh对流现象的粒子成像测速(PIV)和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联用方法,同时获得了该对流传质过程的液相速度场及浓度分布,定量观测了Rayleigh对流的发展过程。经界面对流发生条件下传质过程的分析,指出Rayleigh对流过程的涡量是影响传质过程的主要因素,给出了传质系数随涡量的变化关系和相应的关联式,进而为通过液相速度场的测量预测Rayleigh对流条件下的液相传质系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针对冲突证据合成时传统证据合成和单一修正改进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证据源预处理和组合规则双修正的证据合成方法.利用夹角余弦理论,计算证据向量距离后转化得到权重系数,依据权重系数对证据进行重新概率分配,完成证据源修正;之后用修正的动态合成规则,进行修正证据的合成;同时提出了算法分析模型.实例结果验证了算法在证据合成时具有最优结果、较强通用性和稳定性,可应用于信息融合、不确定信息决策等领域.  相似文献   
95.
总体来讲今天建筑领域的状态如同“85”以前的艺术思潮,即在短短几年内急促的走过了西方几百年的过程。  相似文献   
96.
以往文献中的Tiebout模型假设不考虑对就业机会的限制,所有人都靠股息来维持生活,即社区居民收入具有同质性,但此假设的限制性过强而不具有现实性。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放松这条假设,将其改为社区居民收入具有异质性,在此条件下研究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建立了一个Tiebout的改进模型,并与原模型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社区达到均衡的条件以及达到均衡后社区的结构特征上有别于Tiebout原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97.
利用电沉积Ni纳米晶制备无缠绕阵列碳纳米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属Cu基板上脉冲电沉积Ni纳米晶薄膜作为催化剂,在乙醇火焰中制备了直立、无缠绕阵列碳纳米管.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激光拉曼谱仪(Raman)对不同工艺制备的Ni纳米晶薄膜和阵列碳纳米管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综合控制脉冲电沉积参数、电沉积时间和火焰中的合成时间,可以获得大面积、密集、均匀、直立、无缠绕、形态良好、重复性高的阵列碳纳米管.脉冲电沉积Ni纳米晶和合成无缠绕阵列碳纳米管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脉冲电沉积正、负脉冲的工作频率为154Hz、占空比为38.5%、电沉积时间为1min、基板预热至600℃、火焰中停留1min.通过对生长机理的研究发现:当电沉积时间较短时,获得的Ni纳米晶薄膜较薄,具有较高的局域粗糙程度和催化活性,有利于碳纳米管的同时大面积"拥挤生长"形成阵列结构;另外,通过调整脉冲电沉积参数,可以控制Ni纳米晶的大小,从而控制碳纳米管的长径比,当长径比较小时即可获得无缠绕的阵列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98.
报道一种直接合成纳米碳管衍生材料的方法.利用纳米碳管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管作用,经过注入和选择冲洗法的两步法,制备填充铁、钴和镍的纳米碳管.通过选择合适的注入和洗脱溶液,金属粒子只会填充在纳米管内部.使用扫描电镜和扫描透射电镜研究证实金属粒子仅存在于纳米碳管内部.  相似文献   
99.
傅强 《标签技术》2021,(3):35-37
第七届亚洲标签大奖已经在去年落下帷幕,受疫情的影响大奖中的优秀作品一直没有机会在线下和大家分享,为此在最近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标签技术发展论坛"中,我们将大奖中部分获奖优秀作品的新工艺、新设计、新材料同大家交流,让到会者学习和欣赏这些优秀作品,了解国内标签印刷技术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0.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孤东七区西馆陶组Ng5~(2+3)砂层组经过长期开发,油层表现出高含水特征。为了研究高含水条件下的剩余油分布,文中应用聚类分析,优选有效厚度、流动带指标、含油饱和度等动、静态参数,判别流动单元类型,精细描述油藏储层特征分布。采用动、静态地质参数相结合的方法,可将该砂层组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为4类,以Ⅱ,Ⅲ类流动单元为主,含油饱和度在流动单元划分中起主要作用。对经过长期开发后含水率普遍较高的油藏来说,划分储层流动单元,有利于确定下一步挖潜区域,对进一步开发剩余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