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7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现行国家规范将岩体与岩块的纵波速度比的平方定义为岩体的完整性,这是由于通常情况下原位岩体的纵波波速低于其中岩块的波速,岩体越破碎,波速低得越多。通过对南京地铁工程围岩声波测井及岩芯声波测量发现,用通常手段得到的一部分岩体的测井波速反而大于岩芯波速,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岩芯受卸荷及钻取扰动影响造成的。为更好地对岩芯卸荷扰动的声学反应进行分析,基于小波变换方法,将岩芯声波信号分解成不同频带通道的小波分量,进而对其进行时频分析,得到的各频带分量及其加权频谱参数与岩芯卸荷扰动敏感程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该方法在分析岩芯卸荷扰动问题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2.
为了分析隧道延时爆破时滞信号动力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在对新悬泉寺隧道爆破信号准确采集的基础上,运用混沌理论研究了经频率切片小波变换后各频带重构子信号的混沌动力学行为.通过子信号吸引子相轨迹特征对隧道爆破信号系统状态进行了直观描述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隧道爆破振动信号具有混沌特征,不同频带子信号吸引子在二维相空间一定区域内...  相似文献   
43.
简单介绍了新型软基处理技术———混凝土芯砂石桩.从挤土桩沉桩过程产生的挤土效应出发,运用圆孔扩张理论和固结理论,分析了混凝土芯砂石桩的挤土性状.算例表明,成桩后的混凝土芯砂石桩,其挤土效应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远快于常用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  相似文献   
44.
将传统的BB模型与经典指数模型统一起来,提出的准静态条件下改进的节理弹性非线性法向变形本构关系可定量化描述节理变形的这类差异。在不考虑加载速率对节理变形行为影响的情况下,将该本构关系推广至动态条件,建立了法向入射纵波在弹性半无限空间中干性单节理处传播的位移不连续模型,基于Lemaitre假设获得了节理透、反射系数TIMP和RIMP的近似解析解;同时结合一维波动方程特征线法推导了节理透、反射波质点速度时域数值差分格式并自编了计算程序,进而得到TIMP、RIMP、透、反射波能量etra和eref、延迟时间Tdel的半数值解,依此研究弹性纵波在单节理处的传播过程及特征。在针对节理法向初始切线刚度Kn,i、节理闭合量与最大允许闭合量比值γ=dn/dmax、入射波频率f等因素对TIMP、RIMP的影响进行探讨的同时,着重分析模型非线性程度ξ及入射波最大振幅vinc的变化对透射波振幅及能量衰减、波形及频谱畸变、时间延迟所产生的影响,并解释了一种"超越"现象。  相似文献   
45.
李建锵  俞缙 《福建建筑》2012,(6):101-103
目前群桩沉降计算方法主要有:等代墩基法,Mindlin-geddes法,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等等,通过考虑承台底土分担一定荷载对沉降的影响,对群桩沉降计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修正,为工程中群桩沉降计算提供指导。在实际工程中,运用补偿原理,考虑桩土共同分担荷载,实现抽桩后沉降仍然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从而实现安全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46.
考虑平移模式下刚性挡土墙墙后填土中的土拱效应,采用中心圆弧拱迹线法得到了不同填土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条件下,挡土墙的滑裂面倾角和侧向主动土压力系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平微分层法求解得到了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的解析式。与前人理论研究成果及试验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文理论得到的平移模式下刚性挡墙墙后主动土压力合力略小于Paik和应宏伟计算结果,大于章瑞文计算值;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高于Paik理论解和应宏伟计算结果;侧向主动土压力系数与Paik理论解和应宏伟理论解基本相等。相较于其它方法,本文理论得到的刚性挡墙墙后主动土压力分布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得更好。  相似文献   
47.
突水是地下工程常常面临的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对煤炭开采常见的底板岩溶突水的统计分析表明,无论是岩层的富水性,还是突水水源的空间分布,都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因而,作者提出了优势含水层的概念和分析思路,有助于对突水水源的判断,是突水灾害防治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48.
针对传统拉力型锚杆存在受力集中、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黏结强度发挥不充分、抗拔承载力偏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通过开展现场破坏性试验,对拉力型锚杆及拉压复合型锚杆的承载能力、荷载位移曲线及应变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组拉压复合型锚杆TC12-3、TC11-1、TC21锚杆的平均破坏荷载分别提高至拉力型锚杆的2.81,2.01,2.52倍;拉压复合型锚杆套管内的拉力传递损失率最大为20.5%,在自由段内的拉力传递损失率最大仅为6.8%,拉力传递损失主要发生在承压锚固段上;TC12-3锚杆的受拉锚固段长度最短,单位受拉锚固段长度分担荷载最高;TC21-1锚杆的承压锚固段最短,单位承压锚固段长度分担荷载最高;锚杆破坏时,TC12-3、TC11-1、TC21-1锚杆的受拉承载系数分别为0.398,0.470,0.600;且TC11-1锚杆表现为承压锚固段与受拉锚固段同时破坏,TC12-3、TC21-1锚杆表现为先后破坏;拉压复合型锚杆锚固性能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荷载分解作用,界面剪应力双向传递机制及短锚承载效应;从荷载位移曲线来看,拉压复合型锚杆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在岩土锚固工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硬质岩隧道开挖是一个难题,文章通过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玄武岩的微波加热模型,分析了岩石外界环境温度、换热系数、照射时间以及加热路径对微波照射岩石的影响。计算结果发现降低环境温度、增大换热系数两者实质相似,均是使得岩石表面温度降低较大,在岩石内形成较大温度梯度,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引起岩石破坏。延长微波照射时间虽然可以提高温度应力,但破坏效果与照射时间并未呈现正比关系。通过改变微波加热路径,在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在加热中途增加一个自然冷却过程,可以显著提高微波照射效果。  相似文献   
50.
Based on the fictitious soil pile model, the effect of sediment on the vertical dynamic impedance of rock-socketed pile with large diameter was theoretically studied by means of Laplace transform technique and impedance function transfer method. Firstly, the sediment under rock-socketed pile was assumed to be fictitious soil pile with the same sectional area. The Rayleigh-Love rode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rock-socketed pile and the fictitious soil pile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lateral inertial effect of large-diameter pile. The layered surrounding soils and bedrock were modeled by the plane strain model. Then, by virtue of the initial condition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soil pile system,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vertical dynamic impedance at the head of rock-socketed pile was derived for the arbitrary excitation acting on the pile head. Lastly, based on the presented analytical solution, the effect of sediment properties, bedrock property and lateral inertial effect on the vertical dynamic impedance at rock-socketed pile head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It is shown that the sediment propertie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vertical dynamic impedance at the rock-socketed pile head. The ability of soil-pile system to resist dynamic vertical deformation is weake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ediment thickness, but amplifi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hear wave velocity of sediment. The ability of soil pile system to resist dynamic vertical deformation is amplified with the bedrock property improving, but the ability of soil-pile system to resist vertical vibration is weaken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bedrock proper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