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3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采用化学滴定法(碘量法)和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五种市售白乳胶中甲醛含量进行测定与比较,并设计出一种可以快速简便测定甲醛含量的定性方法——希夫试剂比色法。结果表明:采用碘量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白乳胶中游离甲醛含量,两者测试结果相近,偏差在2.6%~7.0%之间;希夫试剂比色法操作简单、快速,但误差较大,可以用作快速定性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游离甲醛;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测试温度越高,白乳胶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测试结果越大。  相似文献   
22.
铝纳米粒子的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聚乙二醇(PEG)、聚乙二醇二甲醚(NHD)作为分散稳定剂,均三甲苯作溶剂,通过氢化铝锂还原氯化铝,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铝纳米粒子(AlNPs)。采用激光粒度分析(LPSA)、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TG)研究了AlNPs的粒度、形貌、尺寸、成分、结构特点及活性等。结果表明:PEG作分散稳定剂制备的PEG/AlNPs平均粒径可达67.7 nm,但分散性较差;当NHD与AlNPs的质量比为1.11时,制得的NHD/AlNPs平均粒径为23.4 nm;AlNPs属立方晶系,表面包覆有分散稳定剂。  相似文献   
23.
提出了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单体,通过伴随着溶胶-凝胶反应的悬浮聚合法一步制备表面构筑有SiO2粗糙结构的交联聚苯乙烯微球(SiO2/聚苯乙烯疏水复合微球)。研究了油相组成、KH570用量和溶胶-凝胶反应条件对SiO2/聚苯乙烯疏水复合微球强度和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弃除油相中的溶剂甲苯,在50℃的恒温反应阶段采用氨水调控体系pH值为10~11时可以获得兼具持久疏水性能、高强度和超低密度的SiO2/聚苯乙烯疏水复合微球。SiO2/聚苯乙烯疏水复合微球的表观密度约0.9917 g?cm?3,69 MPa的闭合压力下破碎率低至2.53%,表面静态水接触角高达140.7°,耐热性能优异(玻璃化转变和分解温度分别高达160℃和390℃)。尤其是,在涠州X油田A5井的螯合酸HD和FA中持续回流30天的过程中,SiO2/聚苯乙烯疏水复合微球表面的接触角变化仍分别保持在±10%和±7%以内。SiO2/聚苯乙烯疏水复合微球具备作为深部储层开采用支撑剂的极大潜力,也可用作封隔体控水工艺中的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24.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共聚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不同交联结构的大粒径(2~5mm)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小球,并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Pt-SDB疏水催化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TG)、N2吸附-解吸、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静态水接触角(CA)、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和氢-水催化交换实验等手段分析了DVB用量对SDB的分子结构、热稳定性、孔结构、抗压强度、疏水性、Pt的分散度及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VB用量的增大,热稳定性、抗压强度以及疏水性明显提高,Pt的分散度显著增大,比表面积和孔容逐渐增大,平均孔径则逐渐减小。当DVB与St的摩尔比(n(DVB)∶n(St))=1∶1时,SDB疏水催化剂载体性能优异,孔结构、Pt的分散度及疏水性最佳,制得的Pt-SDB催化剂柱效率达95.6%(65℃)、96.1%(80℃)。  相似文献   
25.
以甲醛(F)、三聚氰胺(M)、尿素(U)、亚硫酸氢钠(S)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三聚氰胺系减水剂.系统研究了4个阶段反应条件对三聚氰胺系减水剂分散性能的影响,并对自制的三聚氰胺系减水剂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通过三聚氰胺系减水剂与聚羧酸减水剂的复配研究,提高这两类减水剂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6.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纯硅分子筛S-1,以及采用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TS)为改性剂进行了S-1分子筛疏水改性研究,并采用FT-IR、XRD、N2吸附-解吸附、静态水接触角、水与正己烷的静态吸附,以及水热稳定性试验等测试了改性前后样品结构与性能。改性产物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别为334.2m2/g、0.3443cm3/g、3.96nm,静态水接触角达127°,水吸附量下降了28.8%,具有更高的水热稳定性,并进行了S-1硅烷化改性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27.
在传统三聚氰胺系减水剂合成单体中,进一步分别引入共缩聚单体对氨基苯磺酸、对羟基苯甲酸或水杨酸,制得3种改性三聚氰胺减水剂.通过FT-IR表征了减水剂结构,测试了掺减水剂后水泥水化物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并对掺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性能和混凝土性能做了评价.结果表明:由于3种改性三聚氰胺减水剂结构中分别引入了-OH(或-COOH)、-NH2、-SO3-基团,使其掺加后水泥水化物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具有更高的负值,以及具有较高的减水率及混凝土保坍性能.  相似文献   
28.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丙烯酸(AA)和丙烯腈(AN)为单体,合成了氰基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其最佳合成条件为:n(AA)∶n(TPEG)=4∶1,n(氧化剂)∶n(还原剂)=4∶1,AN对AA的摩尔替代量为7%,巯基乙酸用量为单体总质量分数的0.4%,反应温度为45℃,巯基乙酸和还原剂混合溶液滴加时间为1.5 h,保温时间为2 h。相比于未改性的聚羧酸减水剂(PCA1),改性后的聚羧酸减水剂(PCA2)减水率提高2.2~4.6个百分点,硬化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增长更好。  相似文献   
29.
以对苯二酚、环氧氯丙烷、三乙胺为原料制备了XK-2C双季铵盐阳离子型乳化剂,探索了合成温度、时间以及反应介质对该合成反应的影响。通过其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和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使用,能显著提高乳化沥青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是处理大量含氚废水的有效途径,而疏水性载体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SDB)是LPCE的关键材料,对活性组分Pt起到承载作用。采用30mm×400mm玻璃柱模拟催化反应床,研究了SDB疏水性载体与填料的填装方式、气体流速、液体流速、温度以及分层装填高度等工艺条件对床层压力降和持液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不锈钢θ填料与SDB疏水性载体的体积比为4∶1时,无论采用混合装还是分层装,床层压力降均随气体流速、液体流速和温度的增加而升高,而动持液量随气体流速的增加而减小,随液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大;混合装的压力降低于分层装,不同分层装对应的床层压力降大小为:四层装三层装一层装两层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