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本文对15根自密实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和6根普通自密实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剪跨区荷载-混凝土主应变曲线和荷载-箍筋应变曲线,分析了钢纤维掺量、剪跨比和配箍率对梁抗剪性能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对比了Rilem TC 162-TDF和CECS 38:2004抗剪公式,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钢纤维能够显著的提高无腹筋梁的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改善破坏形态。由钢纤维部分取代箍筋使梁具有更好的抗剪性能;Rilem TC 162-TDF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掺混杂纤维(玻璃纤维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小梁破坏截面纤维根数分布及纤维间距分布、破坏截面喷酚酞的试验,分析了钢纤维在自密实混凝土梁破坏截面的分布情况,探讨了梁的破坏规律。  相似文献   
23.
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工作度、强度和弯曲韧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不同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工作度和强度影响的基础上,参照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ASTMC),进行了国产、进口钢纤维以及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弯曲荷载一挠度全曲线试验;分析并对比了不同国产及进口钢纤维以及混杂纤维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弯曲韧性指标和剩余强度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纤维类型和掺量均为影响混凝土工作度、强度和弯曲韧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4.
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早龄期非自由收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坍落流动度、J环和U型管试验,评价了纤维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能、粘度、钢筋间隙通过性能和抗离析性能,得到了满足工作性能和强度要求的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各种不同类型纤维(高耐碱玻璃纤维HARGF、改性聚丙烯纤维MPPF、混杂纤维CF)对自密实混凝土早龄期非自由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阻止骨料沉降和水分上浮,减少泌水通道和泌水量,纤维可减缓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速率,起到一定的保水作用;单掺HARGF或MPPF可以有效限制混凝土基体早龄期的塑性收缩和干缩,阻止收缩裂缝的产生和发展;CF限制混凝土基体早龄期收缩和裂缝展开的能力优于HARGF和MPPF,呈现出明显的正混杂效应.  相似文献   
25.
针对某型电动飞机脚蹬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可靠性问题,在建立推拉钢索脚蹬机构的可靠性模型基础上,参考广义成本函数并结合脚蹬系统实际情况,引入脚蹬部件重要度和系统实际成本的归一化参数,重新设计构建了一个能够描述脚蹬系统实际成本特性的成本函数,并将其作为脚蹬系统可靠性分配的目标函数.以脚蹬系统可靠度作为优化的约束条件,结合遗传算...  相似文献   
26.
宁喜亮  丁一宁 《工程力学》2017,34(4):116-124
通过9根钢筋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的四点弯曲试验,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配筋率对钢筋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裂缝形态、裂缝宽度以及裂缝间距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密实混凝土梁中掺加钢纤维可有效限制裂缝的扩展,掺入体积率为0.38%和0.64%的钢纤维,可使自密实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阶段的最大裂缝宽度减小31%~56%,平均裂缝间距减小15%~28%,纵筋应变减小40%~56%。考虑钢纤维在试验梁开裂截面的分布以及应力传递机理,结合试验数据提出了钢筋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并与MC 2010、RILEM TC-162 TDF及CECS 38:2004的公式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该文建议公式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用于钢筋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最大裂缝宽度的分析与验算。  相似文献   
27.
以苯甲酰氯和对氯苯酚为原料,经过酯化f、ries重排、缩合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一种缩胺类单席夫碱,并通过NMRI、R、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进行了结构表征。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856 95(17)nm,b=0.942 63(19)nm,c=1.106 7(2)nm,α=69.17(3)°,β=84.90(3)°,γ=77.69(3)°,V=0.816 2(3)nm3,Z=2,Dc=1.313 4(5)g.cm-3,F(000)=336.0,μ(Mo Kα)=0.240 mm-1,最终偏差因子分别为R=0.076 6,wR=0.148 0。该化合物的晶胞中存在分子内C—H…π和O—H…N,N—H…O,N—H…N氢键两种相互作用力,这些作用力使得晶体结构趋于稳定。利用单片纸碟法对该配体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选用2种细菌(E.coli,S.aureus)和1种真菌(C.albi-cans)作为供试菌种,结果表明配体对3种菌种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8.
通过劈裂试验和渗透试验,研究了结构型钢纤维、聚丙烯粗纤维和聚丙烯细纤维对开裂后混凝土的裂缝恢复率、劈裂韧性和渗透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和聚丙烯粗纤维的掺入可限制裂缝扩展,使混凝土由脆性破坏转为韧性破坏,提高开裂混凝土在卸载后裂缝的恢复作用,显著减小开裂后混凝土的渗透系数。钢纤维掺量越高,裂缝恢复和渗透性降低越明显,钢纤维掺量由25kg/m~3增加至55kg/m3时,渗透系数减小了87%。钢纤维和聚丙烯粗纤维的掺入具有较好的正混杂效应,当裂缝宽度为150μm时卸载,单掺25kg/m~3钢纤维和4kg/m~3聚丙烯粗纤维与单掺35kg/m~3钢纤维相比,渗透系数减小了60%。而聚丙烯细纤维对开裂混凝土的裂缝恢复和渗透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纤维对裂隙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借鉴圆盘劈裂试验引入可控裂缝,并采用Supereyes数码显微镜和Image Pro Plus(IPP)图像分析软件对裂缝形态进行了分析。对于带裂缝试件,分别利用变水压和恒定水压渗透试验研究了其抗渗性能;参照达西定律及平板渗流模型,提出了在考虑纤维影响后单裂隙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在圆盘劈裂试验中素混凝土试件发生脆性破坏、无法控制裂缝的发展速率,而掺入结构型钢纤维后,试件不仅表现出良好的韧性和变形能力,而且可实现裂缝扩展速率的有效控制;结构型钢纤维可提高裂缝曲折度,降低裂缝修正系数和渗透介质通过混凝土的能力。与传统变水压渗透系数相比,恒水压渗透试验得出的修正单裂隙渗透系数可较敏感地反映内部裂缝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定量分析裂缝与混凝土渗透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密实混凝土的基础上,考虑轻骨料吸水的影响,配制了密度小于1950 kg/m3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SCLC),采用EFNARC 2005建议的方法开展了强度等级为SCLC40,SCLC50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研究.分别通过V型漏斗、流动扩展度、L槽、U型槽、筛分、柱分层及表面沉降试验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形性、填充性和抗离析性进行了评价,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