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6篇
交通运输   1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BJ136轻型载货汽车,是吸收和采用日本五十铃公司N系列汽车的部分总成结构,在继承BJ130汽车生产中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采用近年来开发的先进技术而设计的新车型。一、总成结构及采用的先进技术1.采用BN492Q:G发动机,此机为492QA:的变  相似文献   
32.
针对某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成桥拱轴线与设计拱轴线发生偏离的情况,提出了配重的方法来调整拱圈内力,并对该桥在正拱、偏拱及纠偏后三种情形进行了面内静力及空间稳定性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配重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拱轴线的偏离对结构受力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3.
钢筋混凝土杆系结构极限承载力高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提出了考虑物理非线性的钢筋混凝土杆系结构极限承载力高精度分析方法。在截面受力分析中,考虑了多种钢筋-混凝土间相互作用的本构关系及钢筋强化段的影响,引入连续变化的应变协调因子,以考虑截面裂缝展开后应变分布的非平截面性,用数值积分法通过截面的平衡搜索得到了适用于任意截面的M-φ-EI关系和N-ε-NA关系;在单元分析中,针对单元内各点刚度参差不齐的特点,用子结构法推导了新的单元刚度矩阵;最后用位移  相似文献   
34.
变截面长悬臂宽箱梁桥翼缘有效宽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空间板壳有限元、平面杆系有限元和德国DIN1075规范对20座变截面长悬臂宽箱梁桥3个控制截面的恒载正应力进行了分析,详细研究了截面的剪力滞效应。并据此结果提出了按德国DIN1075模式计算时各控制断面的等效简支跨长的合理取值方法,通过补充有关条文使新规范的制定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5.
整体式无缝桥梁为彻底解决中小桥梁伸缩装置问题提供了可能 .本文首先简要综述了国外有关的信息 ,重点介绍了一座整体式桥台桥—长沙市城南路高架桥的设计、研究、试验及使用情况 ,最后阐述了对可能出现的反射裂缝的防治 ,以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通过建立腹板空间分析模型,分析了竖向预应力筋作用下的各项力学效应,重点研究了弹性压缩损失、扩散角.研究结果表明,常规设计计算中没有完全把握箱梁应力分布特征,竖向预应力各项损失估计不足是腹板开裂的主要原因.桥梁施工中应对竖向预应力采取二次张拉,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对竖向预应力效应进行适当折减等方法确保腹板不开裂.  相似文献   
37.
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结构水平受力机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8.
为了充分吸纳全无缝桥梁主梁温度变形,降低工程造价,提出连续配筋接线路面合理长度计算方法,分析了温降下接线路面板受力变形机理,推导了考虑地梁锚固影响的接线路面应力、位移解析式,并提出接线路面长度及配筋设计方法;采用计算机编程实现了路面长度的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解析法计算结果与有限元ANSYS仿真分析结果相近,路面板纵向钢筋最大应力相对误差为3.4%~5.7%;路面板最大裂缝宽度相对误差为4.7%~10.5%;实桥监测结果验证了接线路面长度及配筋设计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9.
对含有螺栓连接带的钢U肋条带和钢-STC(Super Toughness Concrete)轻型组合条带先后进行负弯矩试验,结果表明:(1)由于螺栓连接带区域截面抗弯刚度较低,导致通过螺栓连接的拼接结构整体刚度远小于完整的通长结构,螺栓连接带对于结构整体刚度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2)钢—STC轻型组合条带整体刚度虽较钢U肋条带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受螺栓连接带的不利影响更大。为在设计计算中充分考虑上述螺栓连接带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简化计算方法,即螺栓连接带区域不考虑钢U肋部分参与实际受力,并近似认为此时简化后的截面受弯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将螺栓连接的原拼接结构转化为完整的通长变截面结构按一般材料力学公式进行计算。经试验验证,上述简化算法准确性较高,可大大降低设计计算难度。同时,亦提出了一种优化设计方案,即将STC层中的部分纵向受拉钢筋与拼接钢板在螺栓连接带两侧接头区域局部焊接。经试验验证,当此优化方案被采用时,不仅开裂荷载得到提升,还可有效规避螺栓连接带区域STC层最先开裂的风险,使得设计计算中无需再考虑螺栓连接带的不利影响,大大方便设计计算。上述优化方案现已被广东礐石大桥桥面维修工程所采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0.
正交异性钢板-薄层RPC组合桥面基本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决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破损及钢桥面结构疲劳开裂2类病害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正交异性钢板-薄层超高性能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组合桥面结构体系。基于某大桥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对比计算了纯钢梁和组合桥面结构中桥梁主缆索力和桥面系应力状态;同时,开展了足尺条带模型静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型钢-RPC组合桥面结构后,钢面板及纵肋中应力明显降低且最大降幅超过70%,而主缆索力几乎不增加;RPC层开裂前的拉应力可达42.7MPa,远高于其在实桥荷载作用下10.08MPa的拉应力;该新型钢-RPC组合桥面结构可提高桥面系的刚度,降低钢桥面结构中的应力,从而能够基本消除钢桥面疲劳开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