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4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去年五月,本校受上海市科委委托,就民办科技 机构的现状和对策进行调查研究。校部抽调了文学院上海学研究所、工学院和商学院的有关专业教师组成课题组,自1987年5月至12月,对全市148家民办科技单位进行逐户逐项深入调查,并认真讨论研究,听取各方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写出一组专题报告,共十万字。这项研究成果得到有关专家评审组鉴定通过并给予很高评价,其科学数据、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已被市府及有关管理部门采纳,为上海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现摘要刊登部分研究成果和专家评审组意见,供大家参考。我们希望上大师生在科研上应坚持面向实际的方针,结合各自的专业,扎扎实实地作一些调查研究工作,在这基础上,推出一批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科研成果。本刊今后将继续展示这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62.
主要从三个“更加注重”入手,即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水平。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新要求,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3.
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以"儒臣"身份著称于世。面对鸦片战争后时局的变化,他形成了一套从其儒家正统思想出发,以经世致用为理念,辅以其为官哲学,以卫国护道救民为宗旨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他明确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并充分应用于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可谓"立德、立言、立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64.
网络传播是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提高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效果需要构建以平台和内容为重点的支撑机制,以引力提升、控制占领、舆论导向为重点的引领机制,以线性传播、数学传播、循环传播为重点的协调机制,以接受主体、接受背景、传播媒介和谐统一的接受机制。  相似文献   
65.
从学科层面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的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唯物史观视域中发现的一个新领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二者的关系,通过对二者关系论域设立、内涵阐释、性状描述、内容型构等方面的探究,揭示出二者关系的一般方面,旨在从唯物主义基础上建构和确立二者关系问题研究的学科学术论域,或有助于推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66.
马克思对空间哲学具有原创性、奠基性和革命性贡献。"马克思空间哲学"的当代建构是在"空间转向"语境下争夺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需要。"马克思空间哲学"包括社会空间的实践本体论、"社会—历史"的辩证唯物论和"社会—历史"空间的本质规律论。"马克思空间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实践唯物主义空间本质论、空间的社会逻辑、空间生产理论、世界交往的空间叙事、资本空间化及其批判、社会空间的断裂及其解放、社会空间正义思想等。"马克思空间哲学"的研究有助于回应西方社会科学"空间转向"的挑战、彰显唯物史观"社会—空间"思维方式和建构马克思空间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7.
本文提出的青少年基础道德教育是指符合青少年这一特定年龄段特点的道德基础素质教育.作者认为,在以往的青少年造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道德教育目标与层次的不分化,基础道德教育流于空泛;(2)道德教育的社会化耦合度低下;(3)普及性道德教育与提高性道德教育的失衡.因此,提出21世纪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题与重心应是基础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8.
什么是人文科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分,在于它们对“人”的研究有各自的内涵。自然科学探讨的是人的自然生命及人与自然的联系,社会科学探讨的是人与社会的联系,而对人的文化生命的研究,则形成了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探讨人的本质,建立价值体系,塑造精神家园。人文科学的构成要素包括人文学者、人文精神、人文方法和人文著述。  相似文献   
69.
五四运动与民主观念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5--1924年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观念与科学观念相伴随,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口号与价值认同。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对新文化运动发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促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促使中国人对民主观念的理解和阐释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陈独秀对“民主”内涵的新阐释,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人手实现“民主”,梁漱溟强调在儒学基础上认肯“民主”,这些都是对民主政治不同追求的有代表性的体现。民主观念的这一变化,具有多方面的合理性,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有着积极的值得肯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坚持人民至上”作出深入而准确的理解,需要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进行哲学史性质的探讨。通过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百年开展,可以清楚看到人民至上观念的哲学内涵及逻辑结构:在历史观转换中发现人民创造历史的力量,在民主观变革中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在政党观上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在认识论上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由此表明,人民至上观念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深厚的学理性和历史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