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社会科学   7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为了解不同时间、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大学新生人格特征的差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提供参考,采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山西大学2005~2008年入学新生的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 2005~2008年,艺术类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随时间有显著性变化;(2)不同专业大学新生的人格量表各因子得分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3)不同生源地大学新生在活跃、爽直、处世态度、坚韧、严谨这五方面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2.
顾客忠诚的驱动因素等静态分析已非常丰富,但尚缺乏顾客忠诚度形成过程的动态研究。本文以二次网络购物作为研究背景,通过前后两次配对取样,探讨顾客忠诚度的形成机制。第一次取样获得493份有效问卷,三个月后再次取样,获得有效配对数据383对。研究结果发现,单次顾客满意度与单次顾客忠诚度的关系与以往研究的结论一致,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在时间动态效应下,再购顾客满意度对顾客忠诚的形成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更重要的结论是,基于二次购物的体验,顾客满意度对顾客忠诚的形成具有递推式影响,并可追溯到第一次购物体验的满意度,以此为基础构建顾客忠诚的形成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43.
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05,自引:0,他引:105  
基于胜任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是近30年来管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对胜任特征研究的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介绍了胜任特征研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分析了各种胜任特征概念的优点和不足,同时还对有关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4.
影响团队学习的人际因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陆佳芳  时勘 《管理学报》2004,1(3):316-320
团队在组织活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而团队学习是团队持久竞争力的根本解决方案之一.回顾了国外近年来对团队学习的研究,重点介绍了Edmondson的团队学习模型,详细讨论了团队学习的发生过程和影响团队学习的因素,并对照原有的组织学习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阐述了团队学习理论对于组织实践的借鉴意义和进一步开展团队学习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小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小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在中学、大学和将来的社会中能够成功地学习、生活和工作 ,因此应该培养他们“成功发展”的能力。“小学生成功发展能力”由“自我管理能力”、“认真做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人相处能力”、“竞争能力”、“认知能力”、“探究能力”、“不忽视小事的能力”八种成分构成。  相似文献   
46.
时勘 《管理评论》2009,21(1):F0002-F0002
1.项目背景 胜任特征(Competenc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在“测量胜任特征而不是智力“(1973)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他试图将测验结果概化到不同的行为结果上去。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评价方法已在26个国家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Spencer,1993)。为了探索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和方法是否适用于我国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领导对员工创新的影响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从领导者自身因素(特质、行为和新型领导理论)对员工创新的作用,领导通过影响员工创新特征(认知、能力、动机和自我概念)来作用于员工创新,以及不同层次领导对员工创新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49.
北京正在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努力在全国率先建设创新型城市。本研究对中国台湾学者应用的OCP调查问卷进行修订,对北京市的30家科技组织进行调查,对北京地区科技组织创新文化现状进行总结,同时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北京科技组织创新文化建设的规律和方法,以达到推进首都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0.
范红霞 《理论界》2006,(9):204-205
本文通过对新西兰生物安全框架优缺点的考察,旨在扬长避短,对中国生物入侵立法有所启示。在立法的指导思想上,我们应该改变过去仅仅基于对生产安全、经济发展、人类健康等目标的考虑,应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目标的追求,以构建一个全面的外来入侵物种控制体制,降低并消除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所构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