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8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强度居高不下的原因,本文分别利用LMDI和Refined Laspeyres指数分解法和宏观VAR计量模型,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对1985~2008年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强度的变动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业内部的结构变化和各交通子方式能源效率波动共同导致了整体行业能源强度的偏高,但效率因素的贡献度更大;就外部宏观经济因素而言,交通基础设施的发达有助于降低能源强度,但城市化进程却提高了能源强度,能源价格的上涨也未能起到降低交通运输业能源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板有着区别于沪深主板市场的风险特征.本文针对传统基于正态分布假设的VaR模型低估风险问题,运用极值POT模型研究中小企业板的极端风险,利用指数回归模型实现了POT模型中阈值的定量选取,避免了样本Hill图在选取阈值时存在的局限性.实证结果表明,POT模型对中小企业板极端风险的估计比正态分布更有效.研究还发现,传统基于正态分布的风险度量没有体现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尖峰厚尾特征,同时存在低估风险和高估风险,但都很难通过LR统计量检验.因此,基于指数回归法的POT模型更能有效刻画中小企业板的极端风险.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企业理论"(70525005)的研究情况,分析了该项目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了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主要成果,列举了该项目的代表性论文和著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权力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公司治理实践特色鲜明,导致人们对公司治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各异,莫衷一是.本文从权力视角,考察了公司治理的有关理论以及公司治理的实践探索,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的本质是公司权力的配置和行使,即怎样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应该怎样配置和行使控制权.针对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从权力视角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首先分析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发展经济学家钱钠里(H.B.chenery)在“大国模型”中提出的标准,对照我国具体国情,得出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已经进入了工业化起飞阶段,最后通过统计确定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中长期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6.
详细阐述并简短评论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现代经济学派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18.
论文在产业动态理论的两大研究框架产业动态的动力源和产业演化动态内对产业动态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着重对创新和产业动态的数量研究、产业动态的马尔可夫完美模型及产业生命周期和产业演化模型等几个前沿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与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9.
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中国上市银行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市银行越来越多地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境外战略投资者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银行绩效.本文以2001年至2008年我国13家上市银行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计量方法从上市银行治理指标、安全性、盈利性、成长性四个方面,对上市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能有效完善中国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上市银行绩效的改善.说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境外战略投资者较为成熟的公司治理结构、先进的经营理念和风险控制技术,基本达到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最初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王卫  汪锋  张宗益 《统计研究》2007,24(3):62-67
 摘  要:本文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重庆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同时采用基于人口特征的收入群体分解和基于回归方程的收入来源分解二种方法考察了重庆市居民的各种人口特征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差异是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城乡居民之间受教育机会、职业选择上巨大的机会不平等将对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产生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