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3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企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取决于其对区域要素的整合能力,小企业集群的区域要素整合能力主要表现为要素吸附能力、要素整合开发能力和资源要素运用能力三方面。依此三种能力为基础而构建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能力评价模型,可以识别小企业集群区域要素整合能力的实际状况,从而为区域小企业集群培育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2.
乡村产业振兴是驱动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但这有赖于乡村创业的繁荣。根据马克思的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乡村创业是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推动国内大循环形成的重要驱动力。目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乡村创业活动不断活跃,正在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弱小的格局,成为驱动国内大循环的现实基础。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产业资本循环速度加快,规模扩张的乡村创业活动所需的土地、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体制机制的现实制约。因此,深化农村用地制度改革、强化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导向、搭建乡土人才支农平台是助力乡村创业,进而驱动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23.
小企业集群在缓解“三农问题”中的绩效,突出地表现在它对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上。在小企业集群缓解“三农问题”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个一级总指标下,设立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收入一体化三项二级分指标,并通过进一步分解、辨析,找出了影响三项二级分指标评估的三级分指标,从而构建起基于“三农问题”缓解的小企业集群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一种客观地辨识小企业集群在缓解“三农问题”中的绩效水平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4.
经过创业资源和能力的累积,我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逐步具备了创业条件,并率先实现自主创业,成为缓解农民工就业难题的重要力量。农民工与城市职工的就业分层特征,客观上有利于提高农民工创业的就业创造效应。但实证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创业参与度和成功率还较低,且多集中于传统服务业,属"难民型创业",就业创造效应低。因此,政府推行"转移安置"与"鼓励创业"相结合的农民工就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创业能力,加强行业引导,鼓励农民工在制造业领域的创业活动,对促进农民工的"企业家型创业",提高就业创造效应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5.
创业成长的过程体现为新创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新创企业成长的内涵包括规模扩张和能力提升两方面,由于受资源限制,新创企业的规模扩张与能力提升往往不能同步实现,因此存在两种不同的成长策略:一是先扩张规模后提升能力的"外延-内涵"式成长策略;二是先提升能力后扩张规模的"内涵-外延"式成长策略。从资源获取的角度看,实现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的双重嵌入是新创企业成长的关键。新创企业不同的成长策略对资源要求的差异,导致网络嵌入路径的差异,二者存在某种程度的对应关系。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民工创业面临着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偏离的困境,与农民工新创企业对两种不同成长策略选择相对应,形成两条不同的双重网络嵌入路径:一是基于"外延-内涵"式成长的"社会网络-产业网络"嵌入路径;二是基于"内涵-外延"式成长的"产业网络-社会网络"嵌入路径。政府应根据新创企业的不同成长策略及不同网络嵌入路径的差异,制定扶持农民工创业的差异化政策。  相似文献   
26.
粮食生产中“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表明,农业政策中的产量目标和收入目标存在着直接的冲突,冲突的来源在于市场条件下粮食价格的波动,解决这一矛盾,“库存缓冲”机制只是治标之策,国家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粮食进出口政策也不是长久之计,根本的办法在于创办粮食期货市场,给粮食正确的价格信号,促成粮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27.
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行为出现诸多非理性现象。将兼业农户分为以务农为主的兼业农户Ⅰ和以务农为辅的兼业农户Ⅱ两类,从前景理论的视角对兼业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兼业农户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并依据风险偏好做出农地流转决策;两类兼业农户都不倾向于转出农地,兼业农户I不转出农地的主要原因是追求土地收益的确定性,兼业农户II不转出农地的主要原因是不在乎农地转出的租金收益。  相似文献   
28.
发展地方特色的小企业集群是获取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北流市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起来的日用陶瓷小企业集群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从小企业集群本身的特征看,北流日用陶瓷业的本地网络已经初步形成,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集群内企业之间、企业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科研机构等网络节点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优化地方网络组织,打造北流日用陶瓷业的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是北流日用陶瓷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
企业集群地域根植性的理论演进及政策含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地域根植性是企业集群的重要特征 ,本文从现象和理论演进的角度对企业集群的地域根植性的内涵及其成因进行了归纳 ,并提出了我国发展企业集群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